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刘宇锋 黎思琦 陈培文 何靖轩)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雏鹰展翅 藏蓝翱翔”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来到“中国家电品牌基地”——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联合共青团中山市南头镇委员会开展2025年南头镇暑期公益班“成长守护者联盟”系列课程。课程聚焦未成年人法治观念建设、预防校园霸凌,通过情景演绎、案例分析、说法释法等形式为孩子们送上一场不一样的法治教育课程。
图为突击队队员给小朋友们授课。
对校园欺凌说不,守护童话校园
“老师老师,我们学校经常给我们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的校会的”,梁同学在课程开始就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在课程当中,突击队队员黎思琦担任主讲老师,以动漫视频当中的案例为媒介,穿插专业的法律知识,以法释案,系统讲解校园欺凌的各种形式及其应对措施。
针对小朋友们提出的“如果碰到校园欺凌正在发生该怎么办?”、“当我发现同学给我取绰号我应该怎么做?”,突击队队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从未成年人心理特点以及校园环境出发,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教会他们如何固定证据,如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图为学生们在上课。
“如果以后发现同学给我取绰号,我要先大声告诉他我不喜欢这个称呼,让他不可以在这样子叫我,不然我就告诉老师和家长”,一个同学在课程结束后说道。
无形的盾牌,抵御成长风险
课堂上,突击队成员以“保护无形的盾牌”为切入点,详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网络产品不能诱导我们沉迷,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结合新修订法律亮点,用“未成年人打赏退款”案例说明网络保护条款。当讲到六大保护体系时,学生小王举手提问:“被高年级同学欺负,学校有责任吗?”队员立即回应:“学校必须及时报告并配合处理,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在案例讨论环节,15岁少年运输毒品获刑的案例引发热议。“以为未成年就没事,没想到法律这么严!”学生小林感慨道。
图为突击队队员给小朋友们授课。
走好第一步,扣好第一颗扣子
在课程开始前,负责本次课程的突击队队员何靖轩来到学生面前,向他们询问一些简单的,关于法治的问题,活跃课前气氛。在课程中,主讲老师何靖轩将具体法律概念与生活实际案例相结合系统的讲述了法治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三大板块。着重引用案例教导小学生在家庭,校园,网络,生活等不同环境下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本次课程南头镇的同学们展现出十分积极的态度,坐姿端正,认真听讲课程,并积极回答主讲老师提出的问题。最后,以“总结和展望”为结尾,主讲老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详细阐述法治教育的意义。
利用好手机这个“双刃剑”
课程伊始,突击队队员陈培文以“手机的双面魔法”引入,“它既是生活小助手,能导航、查天气,也是学习好帮手,但过度使用会伤眼睛、影响睡眠。”随后,大家通过实验了解到,低头看手机时颈椎承受的压力堪比扛着西瓜,“原来脖子这么累!”一位同学惊呼。
在“时间规划大师挑战赛”中,小组合作拼出健康时间表,规定手机使用区块≤1小时。“我们组把玩手机时间设在睡前半小时,还留了1小时运动呢!”获胜小组代表分享道。最后的互动体验环节,全体起立靠墙站直,感受挺拔姿势的重要性,不少人表示“以后再也不弯腰玩手机了”。
课程尾声,队员以金句收尾:“你是手机的主人,不是它的充电器。”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二十分钟,抬头望远”的守则,让手机成为生活的助力。
图为突击队队员与学生的合影。
为期数日的南头镇暑期公益班“成长守护者联盟”系列课程已落下帷幕。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雏鹰展翅 藏蓝翱翔”突击队队员们带来的法治课、防欺凌指导、手机健康使用等内容,通过孩子们熟悉的动漫案例、互动游戏、情景问答等形式,实实在在走进了他们的日常认知里。
课程结束时,不少孩子仍在互相讨论“遇到欺凌要先保护自己再求助”“每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小时”,梁同学还特意找到队员们,说要把学到的法律知识讲给弟弟听。公益班的工作人员卢伟斌表示,这样贴近孩子生活的公益课程,让法治意识和健康理念在轻松的氛围中扎了根,后续将继续联动更多力量,为未成年人成长筑牢守护屏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宇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