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冯扬逸)盛夏蝉鸣奏响青春序曲,孝亲敬老传承美德薪火。为积极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传递青春温暖与担当, 7月16日,在龙驹镇团委工作人员郎卯峰带领下,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轴承未来,龙驹筑梦”实践团深入万州区龙驹镇开展伴老陪幼专项活动。
人文关怀,温情守护 “银发群体”
龙驹镇养老服务中心内,适老化扶手沿楼道规整延伸,每间老人房都窗明几净。护工引领实践队成员踏入娱乐休闲室,队员们迅速行动,搬来小板凳,围坐在老人身旁,开启与岁月的对话。从 “年轻时在田间劳作的趣事”,到 “看着小镇变化的感慨”,老人们缓缓讲述,声音里藏着岁月沉淀的故事。队员们全程专注倾听,用眼神鼓励老人继续分享,遇到涉及地方习俗、农耕细节的内容,还会适时追问,让交流始终保持自然且有温度的节奏。
与此同时,另一组队员主动融入护工日常工作,承担起清扫老人房间的任务。擦拭窗台时,他们仔细清理积灰,又小心避开老人摆放的盆栽;护工对队员们高效协助表示肯定。而队员们留意到,部分老人在交流间隙,会默默望向窗外,那一瞬间的寂寥,让大家更深刻理解此次陪伴的意义。半天相处,离别时,老人反复叮嘱 “常来”,队员红着眼眶点头,记录下青春与暮年温暖互动场景。
筑梦童心,播撒信念与探索火种
社区活动场地中,孩子们的身影透着朝气,也藏着对知识的渴望。活动筹备阶段,队员们就关注到有孩子对着数学题卡壳,笔尖在草稿纸上反复涂抹。队员们轻步上前,俯下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咱们用线段图把题目里的关系‘画’出来,就好懂啦。” 边说边执笔,将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观线段。孩子顺着思路演算,难题迎刃而解,随后主动把新算出的题目拿给队员检查,眼神里满是信赖。
课间,“狼捉羊” 的游戏指令一发出,场地瞬间热闹起来。队员们和孩子们混在一起,有的扮 “小羊” 灵活躲闪,有的当 “老狼” 适度追赶。奔跑中,孩子的笑声肆意飞扬,原本因陌生而产生的拘谨,被欢闹冲刷得干干净净。有孩子跑累了,拉着队员的衣角分享游戏心得,还邀请队员加入下一轮,纯真互动里,情感纽带越系越紧。
双向赋能,青春守护“耆幼群体”
此次伴老陪幼行动,是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三下乡” 实践的重要一环。活动前,实践团通过走访调研,精准捕捉到龙驹镇老人缺乏陪伴、孩子假期学习辅助需求突出的现状,针对性策划服务内容。从养老服务中心里的耐心聆听、劳力分担,到社区场地中的学业帮扶、游戏共情,队员们用扎实行动诠释青春担当。从社区反馈看,青春力量为养老服务与基层关爱注入新活力,实现关怀行动与成长实践的双向赋能,让“三下乡”实践成为青春担当与耆幼群体幸福守护同频共振的纽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扬逸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