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三下乡"活动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明德书院落实"百千万工程"、引导青年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在文化传承、环境美化、健康服务、文明倡导、非遗保护、思政教育等多个领域倾情奉献,赢得了沙坪镇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乐昌市团委和沙坪镇政府相关领导在调研时充分肯定活动成效,认为其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新活力。
一、“义”路同行暖沙坪,激活乡村新活力
▲图为星辰筑梦团的两位队员正在为老人进行艾灸理疗
实践团队将课堂专业理论融入实践,提供基础卫生特色服务项目,通过“专业血压监测、中医技法理疗(艾灸/刮痧/推拿)及应季消暑凉茶派送”三维服务体系,精准对接居民健康需求,惠及数百人,赢得广泛赞誉。
▲图为沙坪镇卫生院白耀武院长(左)与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明德书院张穗怡书记(右)进行《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的签署
韶关乐昌市沙坪镇卫生院白耀武院长亲临义诊现场,与师生围绕健康服务开展深度交流。并签署《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将单次健康服务升格为长效协同机制,为基层医疗注入可持续动能。
二、同心绘就沙坪梦,激活乡村新容颜
▲图为星辰筑梦团的队员们正对沙坪镇的废弃蓄水池进行绘画
深入挖掘沙坪镇乡土风貌、民俗风情及桃子、花生豆腐和青椒等特色物产,融入“乡村振兴”和“绿色乡村”理念,设计绘制墙画。水井斑驳的墙面经勾勒、晕染后,变身为展示沙坪特色、传播文明乡风的载体,将振兴蓝图化作艺术笔触,以美润乡风,为乡村注入持续的精神动力。
三、寻迹沙坪来时路,激活非遗新底蕴
▲图为星辰筑梦团的队员们正在走访西京古道
踏访沙坪西京古道这一丝绸之路古迹,触摸青石遗迹,深度感受福荫亭、树德亭等非遗建筑文化的传承。了解 “以旧修旧” 的保护修复工程,体悟历史厚重与文化意义。青年学子以青春力量对话千年商道,为古道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让历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韵。
四、文明圩日聚活力,青春共绘新风尚
▲图为星辰筑梦团的队员在沙坪镇的文明圩日活动中教孩子们做手工
实践团队在沙坪镇农贸市场小广场开展文明圩日游园会活动,以 “文明集章卡” 串联答题转盘、投壶、手工制作等特色活动,将文明理念融入互动中。村民积极参与游园活动,在欢乐氛围里深化文明认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青春力量让文明新风浸润乡土,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活力。
五、探非遗双瑰宝,燃传承新星火
▲图为星辰筑梦团队员正在与非遗手艺人进行花生豆腐制作工序的学习
聚焦花生豆腐与标藤酒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团队与非遗匠人深入交流,细致记录花生豆腐选料、研磨及标藤酒发酵、蒸馏等关键工序。借助新媒体平台制作宣传视频,生动讲述背后的文化故事。活动成效显著,不仅让更多人认识这两件非遗瑰宝、激发大众对非遗文化的兴趣,更给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六、思政课堂进乡村,奋斗故事淬青春
▲图为老党员张赞春正在与星辰筑梦团的队员们分享自己的故事
实践团队在沙坪上了一节生动的课外思政课,三位老党员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青年。铁路工匠刘己明退伍后扎根青海雪域,于冻土难关前延续军人担当,让“枕木镌军魂,钢轨写丹心”在铁道线上闪耀;半世纪党龄的张赞春19岁入党,去年迎来“金党龄”纪念,1975年入党时的光荣与信任至今铭记,以“一辈子跟党走”的赤诚践行“红心如炬,誓言为犁”;钢铁战线实干家林土养曾服役于空军81师,肩负后勤保障重任守护祖国蓝天,退役后在广州钢铁厂延续军人作风,将忠诚担当融入岗位,用行动践行“蓝天铸忠诚,匠心传薪火”。他们在不同岗位的坚守,让青年学子备受触动,更坚定了为人民服务、奉献青春的决心,为社会发展注入充满朝气与信念的新生力量。
▲图为墙绘完成后星辰筑梦团的队员们进行合影留念
“百千万工程”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抓手,而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正是落实这一工程的有力途径。活动中,大学生们深入基层一线、用心服务群众,凭借饱满的热忱和专业的能力,在文化传承、乡村美化、义诊服务等诸多领域积极作为、贡献力量,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与好评。乐昌市团委及沙坪镇政府的相关负责同志在调研活动过程中,对同学们的辛勤付出和实践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活动真正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想法、新动能。接下来将继续推进这项活动,不断改进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构建长期服务机制,引导更多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能力、磨砺品格,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的繁荣发展持续注入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梓泰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