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印红迹寻根旅,心映韶山铸精神

发布时间:2025-07-23 00: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1.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7月20日,骄阳似火,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前,湘潭大学“数”说韶山精神实践团的成员们神情肃穆,整装待发,踏上了追寻信仰源头、解码精神力量的实践之旅。这支充满朝气的队伍,深入韶山这片红色热土,走访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氏宗祠等红色地标,采访革命老兵与当地居民,以数据的独特视角丈量历史厚度、倾听时代回响,力求用青年的话语诠释历久弥新的韶山精神。

团队首个踏入的,是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步入生平展陈区,300余件珍贵文物与500余幅历史图片映入眼帘,这些无声的数据链条,如同历史的脉络,清晰勾勒出伟人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到缔造新中国的壮阔奋斗轨迹。在专题展区,团队以量化分析为手段,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浓缩为可触可感的历史坐标,深刻体悟“为有牺牲多壮志”的信仰高度,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震撼与力量。

  图为湘潭大学“数”说韶山精神实践团成员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合照

走出展馆,团队在韶山有幸采访到了一位曾亲历烽火的革命老兵。爷爷白发苍苍,手中紧握着当兵时所获得的勋章。团队成员围坐聆听,当问及战场上的信念,老人目光如炬,声音洪亮而坚定:“那时候,上了战场,命就交给人民了!这‘不怕死’三个字,不是喊出来的,是刻进骨子里的!”这穿越时空的铿锵誓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最直接、最质朴的方式,为韶山精神注入了沉甸甸的生命重量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队员们屏息凝神,用镜头和纸笔,记录下这珍贵的精神传承。

图为湘潭大学“数”说韶山精神实践团成员采访革命老兵时的图片

“此行不只是对历史数据的系统采集,更是一次精神坐标的深刻校准。”实践团成员郭语帆的感慨,道出了团队此行的深层意义。随着实践活动落下帷幕,韶山精神如同一座巍峨的灯塔,在每位成员心中铸起了敬仰的丰碑。带着这份从历史深处汲取的信仰力量,实践团成员将以更昂扬的姿态踏上人生新程——在学术探索中坚守初心,在社会实践中践行担当,让韶山精神的底色融入青春奋斗的篇章。(供稿:湘潭大学 黄奕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5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