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夏炜 梁奋威) 通过青年大学生相关知识与创新视角,策划并拍摄制作高质量、富有创意的短视频,为展现长沙“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果。2025年7月13日-19日广州航海学院未来交通学院“弘迹”突击队前往开平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突击队由李亚云、刘卫星、张子文3位老师指导,梁奋威等8名优秀学子共同参与,他们深入开平市爱民村、西溪村、平原村和三联村四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三个典型社区,通过资料了解、走访询问、拍摄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以宣传片的形式展现长沙“百千万”的成果。
图 1 突击队出征
对接街道办:深入调研奠定实践基础
7月13日突击队从广州出发抵达江门开平长沙街道,与长沙街道办事处取得联络。7月14日,前往开平市长沙街道办事处,与长沙街道办事处的相关部门召开专项对接会,暨工作部署会议,双方围绕主要目标、实施路径,拍摄要求等核心议题深入磋商,梳理出当前需重点突破的任务清单,明确“分片负责、限时推进”工作机制,并就衔接、动员等细节达成共识,为工作启动绘制了清晰的“作战图”
座谈会后,跟随街道办工作人员走访四个典型村落,考察村道硬化、污水治理、文化设施建设等项目,深入村民家中进行入户访谈,村民们都很开心的跟突击队讲述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变化。
图 2 突击队对接和实地考察
走访特色村落:镜头下的乡村蝶变
7月15日,突击队前往四个典型村落。爱民村既有保存完好的百年碉楼,也有规划整齐的现代新村,老人活动中心和文化室等设施一应俱全。一个老奶奶很热情地欢迎,并且用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骄傲的说道:“这里原来的路是进不来的,现在两边都能进了!”。
图 3 爱民村热情老奶奶
西溪村道全硬底化,污水全治理,300多棵勒杜鹃扮靓塘边,闲置地成了口袋公园,村口原本斑驳的灰墙被五彩斑斓的彩绘覆盖,在阳光中闪烁,村落四季风景更是藏于墙角。
图 4 西溪村彩绘墙
在镜头下,平原村的“华航”稻田与不远处的文化广场、村史馆构成一幅和谐的乡村图景。在村史馆,看到平原村的“乡贤名录”,上面记载着20多位乡贤为家乡建设的贡献:有的捐建学校,有的资助贫困学生,有的引进农业项目。
图 5 平原村彩绘
三联村,这里的“稻虾共生”生态农业基地让突击队眼前一亮。村中墙上的彩绘生动再现了“稻虾共生”的特色。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科技+生态让土地迸发大能量!
图 6 三联村稻虾共生彩绘
探访文化地标与民生工程:传承与服务并行
7月16日,突击队来到“百千万工程”进行保护性修缮的陈荣捷故居,村长热情的带领参观。陈荣捷是国际著名哲学家、朱子学研究权威,1901年出生于开平市长沙街道,其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岭南传统民居,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突击队仔细拍摄了故居内的文物:陈荣捷先生用过的书桌、翻译的《朱子语类》手稿、与中外学者的通信等。镜头下,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的光影,仿佛能看到百年前少年陈荣捷在此苦读的身影。
图 7 陈荣捷故居
海东社区的老者饭堂干净整洁,60岁以上老人享优惠,就餐区有电视、书报架,政府搭台、商超运营的模式,解决了独居老人“吃饭难”;苍江健身广场和城市南广场在夜幕下灯光璀璨,市民们在广场上散步、跳舞、健身,所呈现的祥和热闹景象和欢声笑语,无不是对长沙街道“百千万工程”建设无声的肯定。
图 8 海东社区老者饭堂
社区文化焕新:老有所乐显活力
7月17日,突击队来到侨园社区,这里的退休老人自发组织的乒乓球协会、戏曲社、象棋社正在开展活动,队员们被老人们的活力深深感染了。在乒乓球场,老人家们还邀请突击队一起热身和切磋。
图 9 戏曲社和乒乓球协会
在戏曲社,几位老人正在排练粤剧《牡丹亭》选段,悠扬的唱腔吸引了突击队的驻足。临走前,阿姨们还亲切嘱咐道:“你们是祖国的花朵,要认真学习报效祖国。”
实践总结:青春镜头里的乡村振兴
“弘迹”突击队累计拍摄素材300G大小,完成4个示范村、3个示范社区的宣传片素材收集,后续将继续接续为开平长沙街道百千万建设成果宣传助力,并通过拍摄趣味热门视频为账号引流,让更多人了解到长沙“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果。
图 10 工作照片和引流视频
突击队的工作得到了开平长沙街道的赞许与肯定。此次“弘迹”突击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用镜头记录了开平市长沙街道“百千万工程”的建设成果,也展现了青年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家乡的责任担当。这些充满青春气息的影像作品,将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让更多人关注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共同绘就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美好画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夏炜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