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谷子轩、陈怡颖、张诗琪、胡灵)自7月7日起,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文风红语沁黄花”实践团14名大学生深入长沙县机场口社区、龙塘社区、螺丝塘社区、银龙村4个社区,开展为期14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面对“双减”政策下社区素质教育资源不足的新课题,团队充分发挥新媒体专业优势,创新构建“智趣课堂”,为百余名儿童提供精准教育服务。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合照
团队在前期调研发现,目标社区在文化传承、安全防护、青少年素质培养等方面存在明显需求短板。为此,实践团创新设计了“文化传承+安全防护+素质拓展”三维课程体系。在文化传承方面,孩子们通过“典籍润心”经典诵读、制作剪纸折扇等非遗手工体验课,在动手实践中潜移默化地领悟传统文化精髓。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传传故事会”讲述
安全防护教育则系统开展了防溺水、防性侵、防诈骗“三防”内容,其中防溺水课程作为暑期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得到了重点强化。实践团成员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剖析、互动问答、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详细讲解了野外水域的危险性、溺水自救与互救的正确方法、救生设备的使用等关键知识,并反复强调包括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在内的“六不”原则,着力提升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防溺水”安全课程讲述
此外,“趣味摄影”、“金话筒主持”等素质拓展特色课程依托学院专业资源,有效培养了儿童的审美情趣与表达能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手工课课程教学
据悉,实践团已连续两年在长沙县各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推动“线上资源库+线下实践课”常态化运作,已开发8大类50余节“智趣课堂”教学资源包,制作教学类短视频12条,服务学生500余人次。正如成员张韵涵所言,“当孩子们在典籍课上眼里放光,在防溺水等安全演练中动作规范,这便是实践团最宝贵的收获,也是前行最大动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八段锦”教学
未来,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将持续深化“专业+服务”模式,制作数字教学短视频,开发标准化教案,积极链接更多社会资源,力争将更优质、可持续的素质教育服务输送至社区,为基层文化振兴注入可持续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谷子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