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解码非遗!凤城追光者潜入佛冈,寻“舞猫头狮”传承新解

发布时间:2025-07-18 23: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帅   阅读 1.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邹鹏 张帅 陈佳胜)在清远佛冈的山水褶皱里,藏着一抹独特的非遗色彩——“舞猫头狮”。当古老非遗与青春校园相遇 ,会碰撞出怎样的传承火花?近日,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凤城追光者”队伍深入佛冈县水头镇中心小学,沉浸式探寻“舞猫头狮”的传承脉络,解锁非遗与青春碰撞的文化密码。

佛冈县水头镇中心小学,是“舞猫头狮”传承的前沿阵地。多年前,学校响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号召 ,以“挖掘本土根脉,活化非遗传承”为目标,开启“猫头狮传统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从调研佛冈民俗文化家底,到对接非遗传承人,一步步将“舞猫头狮”引进课堂、成立了学校猫头狮队。2020年10月获评“第二批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2024年10月斩获“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猫头狮’”的荣誉牌匾。这份坚守,让非遗真正在校园落地生根,成为师生共同的文化标识。

“凤城追光者”踏入校园,瞬间被非遗活力包围。美术教室中,学生们以“猫头狮”为灵感,或绘狮头神韵,或剪狮身造型,本土文化符号化作画纸、刻刀下的鲜活表达;操场一隅,猫头狮队训练 热火朝天,少年们操控狮头,腾挪、扑跃间,传统套路与青春张力交融,狮影灵动似活。

非遗元素正以全新形态走进日常。学校更突破“单一传承”模式:语文课讲《猫头狮的传说》,思政课探讨“非遗传承与文化自信”,就连课间操,都融入了狮舞的简单动作。在这里,“舞猫头狮”不再是孤立的技艺,而是渗透校园生活的文化基因,让学生在参与中读懂家乡、爱上传统。

“以前觉得非遗是‘老掉牙’的东西,直到自己拿起狮头,才发现里面藏着家乡的魂。”学生的话,让队员们深受触动。这场非遗与青春的相遇,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文化认同的觉醒——当学生用创意重构狮头造型,用镜头将狮舞的刚劲与灵动织进时代语境,非遗便挣脱了“博物馆式保护”的枷锁,成为年轻人锚定文化根脉、对话时代的鲜活载体。

部份供图:水头镇中心小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