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映七彩韵,师传美育芳|广东培正学院彩虹村韵光影实践团支教与户外研学双轨并行

发布时间:2025-07-18 23: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馨   阅读 426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岑金玲) 为深入践行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协同战略,助力乡村美育振兴,广东培正学院彩虹村韵光影实践团联合高明区更合镇合水社区,以美育为支点,撬动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通过“研学+课堂”的创新形式开展美育活动,实现“双向赋能”——既为乡村儿童播撒美的种子,也为实践团注入美育创新动能,构筑高校资源反哺乡土、城乡美育共生共长的实践范式。

▲图为实践团成员、社区人员和小朋友们的户外合照

研行探溪乐,童趣沐美行

7月16日上午,合水社区组织青少年赴官山沧江源开展溯溪实践教育活动。在实践团成员的悉心指导下,小朋友们通过亲水实践,切身感受溪流生态特征,观察河石自然形态,在互动体验中深化对家乡自然景观的认知。活动创新性地将美育融入户外实践,通过沉浸式教学方式,有效培养了小朋友们的审美能力和生态意识。此次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城乡教育协同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充分发挥了教育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亲近自然、感悟美学的实践平台,更通过创新教育形式,为乡村美育工作提供了有益探索,展现了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

图为官山沧江溯溪行小朋友戏水时刻

手语传心语,指间汇温情 

“小手语,大世界”美育课程,以手语接力赛为实践载体,通过教授“你好”“谢谢”等基础手势,引导乡村儿童感受无声语言的沟通魅力。作为“百千万工程”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该课程启发儿童领悟美的多元表达形式——声音的旋律与手势的韵律皆可为载体。这一课程不仅让乡村儿童在指尖的舞动中触摸到沟通的温度,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理解与包容的种子,既拓宽了乡村美育的边界,也以无声的力量为“百千万工程”文化振兴注入了细腻而温暖的生命力,让美的表达在乡土间绽放出更丰富的光彩。

▲图为"小手语,大世界"课堂中小朋友学手语时刻

歌启未来程,美育筑梦行

在守护童真成长的道路上,一场音乐课堂,正用旋律传递力量。在老师的引导下,聚焦《我们的明天》学唱。稚嫩歌声与轻快旋律交织,从逐句教唱的专注,到合唱时的憧憬,孩子们在音乐里勾勒未来模样。这不仅是声乐学习,更是借由音乐,激发对未来的期待与探索热情。老师们带着对明天的憧憬,在探索中点亮青春,用成长反哺家园,共绘基层发展的美好图景。这堂生动的美育课,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素养,更点燃了他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课程扎根乡土,以旋律为犁,在孩子们心田播下"美育启迪未来"的种子,用清澈的童声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持久而动人的艺术力量。

图为支教组成员教唱歌曲时刻

美育星火点亮乡野,成长暖流浸润童心。当溯溪的童趣、手语的温情、歌声的憧憬在乡野间交织,不仅让“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扎根乡土,更生动诠释了广东培正学院彩虹村韵光影实践团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为“百千万工程”教育协同战略提供了“美育赋能”的实践样本,让文化振兴的暖流在城乡共生中持续涌动,为乡村高质量发展绘就兼具温度与活力的美育长卷。

撰文 | 岑金玲

图片 | 杜婉淇 林静萍 岑金玲

一审 | 陈梓盈 徐馨 刘沁苑 魏佃亦

二审 | 李浚葆

三审 | 黄宏武 梁俊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