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婷婷)7月15日,西藏日喀则“爱心托管班”内暖意涌动,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次仁普尺,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地震灾害与防范”安全教育课。作为曾经的地震灾区,这场针对性极强的课程,让孩子们在生动互动中掌握了地震防护知识,筑牢了安全意识防线。
课程伊始,次仁普尺结合日喀则本地曾发生的地震案例,以一组对比鲜明的图片展开教学:左侧是地震后房屋受损的场景,右侧是做好防范措施后减少损失的画面。“大家看,大地‘发脾气’时虽然很厉害,但大家提前学会保护自己,就能大大降低危险。”课程紧扣日喀则地质特点,采用“理论+实践”双轨教学模式。次仁普尺老师通过手绘示意图、情景动画等工具,深入浅出地讲解地震成因、预警信号识别及灾害链特征,重点解析“伏地、遮挡、手抓牢”的科学避险口诀。“课桌就是生命盾牌!”志愿者现场示范防护姿势,指导孩子们在模拟警报声中迅速抱头蹲于桌下,用书包护住颈后要害。
随后,次仁普尺通过动画短片解析地震预警信号,“当听到社区的预警喇叭响起来,或者手机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时,就是我们要快速反应的信号。”老师边说边示范逃生动作:双手抱头、身体下蹲、脚步轻快,“记住,要躲在结实的桌子底下,或者墙角这些‘安全角’,千万不能慌着跑出门。”
最热闹的环节当属模拟演练。随着次仁普尺一声“地震来了”,孩子们立刻按照所学,迅速钻到课桌下,小胳膊紧紧护住头部,有的孩子还不忘拉一把旁边动作稍慢的同学。几分钟后,“警报解除”,孩子们有序起身,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后的兴奋。“老师,大家刚才躲得快不快?”一名扎着小辫的女孩仰起头问,得到肯定后露出了笑容。
课后,次仁普尺还针对日喀则多民居的特点,补充了家庭地震防护要点,比如远离窗户、不乘坐电梯、牢记家人联系电话等。孩子们认真地把要点记在小本子上,有孩子说:“以后要是真的遇到地震,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还能提醒爸爸妈妈。”
此次课程不仅让孩子们系统学习了地震防范知识,更通过实战化演练提升了应急反应能力。在曾经的地震灾区,这样的安全教育如同为青少年系上了“安全安全带”,也彰显了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扎根基层、守护成长的责任担当。
▲图为志愿者老师为学生们上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婷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