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自然防蚊密码:湖北大学“润雨生花”支教团教做驱蚊水守护清凉夏日

发布时间:2025-07-18 21: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子松   阅读 2.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黄景、薛茗月、张子松)夏季蚊虫密集,林区儿童防蚊问题备受关注。7月17日,湖北大学“润雨生花”志愿服务队在神农架新华镇开展自制无毒驱蚊水活动,通过科普蚊子习性、讲解驱蚊植物功效、指导实操制作等环节,帮助林区儿童掌握自然防蚊技能,传递绿色健康生活理念。

解密蚊子“偏好”:从习性到分类的趣味科普

“为什么同处一室,有些人总被蚊子‘偏爱’?”活动伊始,志愿者抛出的问题引发孩子们好奇。通过图文演示,志愿者揭开了蚊子的“定位密码”:蚊子依靠感知二氧化碳、体温和气味锁定目标,“小孩子新陈代谢快,呼出的二氧化碳更多,简直成了蚊子的‘GPS定位器’”。而衣物颜色也藏着防蚊学问,“黑色、红色等深色衣服会传递‘阴暗环境’信号,更易招蚊,白色衣物则相对安全”。

随后,志愿者细致讲解了蚊子的分类:“蚊界‘精英’白纹伊蚊、平平无奇但致命的按蚊、低调却数量庞大的库蚊”,结合图片展示其外形与习性差异,帮助孩子们快速识别身边的“蚊界居民”。

 

▲图为志愿者讲解文字的分类 胡颖摄

向自然借“防蚊力”:驱蚊植物的“跨界”妙用

“与其依赖化学成分,不如向大自然借力量。”课堂上,艾草、薄荷、迷迭香、金银花等植物整齐排列,清新香气扑面而来。志愿者逐一介绍:“艾草的挥发油、黄酮类物质是天然‘驱蚊剂’,蚊虫闻到就会避之不及;薄荷被称为‘行走的驱蚊喷雾’,揉搓叶片后涂抹皮肤,薄荷醇能干扰蚊子的嗅觉系统;迷迭香不仅能给西餐添风味,驱蚊功效也很显著。”

▲图为志愿者讲解各种植物材料的功效 胡颖摄

最让孩子们印象深刻的是金银花的“双重身份”:“它既能抗菌抗炎,缓解蚊虫叮咬后的红肿瘙痒,还是制作驱蚊水的安全材料。”志愿者特别强调,需警惕与金银花外形相似的剧毒断肠草,“准确辨别植物,是制作安全驱蚊水的第一步”。

实操制“防蚊液”:从动手到理解的深度体验

实操环节中,孩子们按配比将植物材料浸泡、过滤,亲手制作驱蚊水。“原来驱蚊水不是‘杀死’蚊子,而是干扰它们的‘导航系统’!”有学生在体验后恍然大悟,“难怪喷了之后蚊子还在附近飞,只是找不到人了。”

 

▲图为志愿者分发制作材料 胡颖摄

志愿者提醒:“天然驱蚊水效果持续时间有限,气味消散后要及时补喷。”她鼓励孩子们把制作方法分享给家人,“无毒配方对孩子、宠物都更友好,这正是自然防护的意义。”

 

▲图为孩子们制作驱蚊水 胡颖摄

此次活动不仅让林区儿童掌握了实用的防蚊技能,更通过亲手实践,将绿色环保理念深植心中。湖北大学“润雨生花”服务队表示,将持续聚焦林区需求,以志愿服务为纽带,传递健康生活方式,为儿童成长保驾护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子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