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三下乡:青山作课堂,步步皆学问

发布时间:2025-07-18 21: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孜妍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张舒怡)7月15日,湖北大学“小书童”支教团在通山县内巷村暑期“爱心托管班”创新教学形式,组织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爬山研学课”,将课堂从教室延伸至山间野外,让内港村的青山绿水成为鲜活的教学资源。

▲图为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做拉伸运动(张舒怡摄)

上午9时许,志愿者带领孩子们沿着蜿蜒山路开启研学之旅。途中,志愿者化身“自然向导”,结合沿途植物讲解生物知识:从可食用又可入药的马齿苋,到叶片背后藏着繁殖孢子的蕨类植物,孩子们一边攀登,一边用笔记本记录植物特征,不时举手提问,山间回荡着阵阵欢笑,原本抽象的植物学知识在实景中变得具体可感。

▲图为团队开展户外徒步实践活动(张舒怡摄)

行至半山腰,志愿者以眼前裸露的岩石层为教具,开设“山的形成”主题地理课,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地壳运动与山脉演化,让孩子们通过触摸岩石、观察层理,直观理解课本中“板块运动”“地质变迁”等抽象概念,课堂互动热烈。

▲图为孩子们讨论沿途植物(段贝黎摄)

返程途中,志愿者顺势引导孩子们开展“环保实践行动”。孩子们主动捡起沿途垃圾,分类装入垃圾袋带下山,在实践中体会“守护自然”的意义,不少孩子还自发向同行伙伴宣传“不乱扔杂物”的环保理念,让研学课多了一层责任教育的内涵。

▲图为志愿者讲解沿途植物(杨玉娇摄)

“在山里上课像探险,比看书有意思!”一名学生的分享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此次特色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在自然中收获了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更培养了观察能力、环保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真正实现了“让山水成教材,让实践出真知”的教学目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孜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