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骑楼风华 挖掘灯塔之美​ —— 海南大学海德书院椰韵绘彩志愿服务实践团走进文昌市铺前老街骑楼

发布时间:2025-07-18 13:5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吴莹 薛聪   阅读 2.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吴莹 薛聪)2025年7月14日,海南大学海德书院椰韵绘彩志愿服务实践团深入文昌市铺前老街骑楼与铺前港开展调研,通过探寻骑楼建筑文化、观察特色水母塔等,挖掘地域文化与建筑美学元素,助力支教团成员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提升美育教学实践能力。

▲图为海南大学海德书院椰韵绘彩志愿服务实践团成员在铺前老街骑楼合影留念

走进铺前老街,作为海南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骑楼建筑群之一,铺前老街骑楼始建于清末民初,全长约400米,现存骑楼约176座,是海南“下南洋”文化的重要见证。其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融合岭南与南洋建筑特色,也是地域文化包容发展的生动体现。实践团成员们穿梭于百年骑楼与青石古道间,将史料与实景对照,探寻老街建筑肌理与南洋文化脉络,感受文化融合之美,传承地域文化内涵。

▲图为铺前老街骑楼实拍 —— 百年骑楼默然静立,镌刻老街的侨乡记忆

▲图为海南大学海德书院椰韵绘彩志愿服务实践团成员在铺前老街骑楼参观探寻,驻足品读建筑中的南洋文化

实践团随后探访了文昌市重要渔商港铺前港。铺前港在历史上曾是海南东部沿海的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因濒临琼州海峡,自古以来便是连接岛内外的交通要冲,也是侨乡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实践团重点观察了独具特色的水母塔,该塔以水母为设计原型,通体呈半透明状,造型具有灵动性与想象力。来自实践团环境设计专业的成员史文表示,水母塔实现了自然生物形态与建筑功能的结合,其造型、光影变化及与海洋环境的呼应,可作为美育课程的素材。实践团计划将塔的造型美学、色彩运用等元素在本次支教中转化为绘画、手工等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与建筑的关联,提升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图为海南大学海德书院椰韵绘彩志愿服务实践团成员参观考察铺前港水母塔,感受其融合自然生物形态与实用功能的独特设计

通过此次调研,椰韵绘彩志愿服务实践团成员不仅加深了对铺前老街骑楼历史文化的认识,更深刻体会到铺前港背后所蕴含的侨乡精神和人文情怀。椰韵绘彩志愿服务实践团成员乔晖表示,此次调研为他打开了认知本土文化的窗口,有效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储备,让他对文昌铺前地区的历史脉络与人文底蕴有了更立体的理解。

▲图为海南大学海德书院椰韵绘彩志愿服务实践团成员在铺前港探访,感受铺前港的侨乡文化精神

作为椰韵绘彩志愿服务实践团支教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铺前老街调研活动推动实践团成员深入挖掘海南本土文化资源,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路径。此举不仅为老街文化的薪火相传注入鲜活动能,更以青春之力为海南文化的创新发展赋能,让百年骑楼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焕发出穿越时光的蓬勃生机与独特别致的魅力。(撰稿:吴莹 薛聪  图片:吴莹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薛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