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扎根乡野间 艺术之花绽基层——湖南文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师生采撷乡韵酿新作

发布时间:2025-07-18 11:3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依 张丁心   阅读 965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6日至15日,湖南文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螺山聆雅韵,德音入乡愁”先行队走进常德市桃源县海螺山社区,开展了为期10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们深入田间地头调研采风,将所见所闻所感融入艺术创作,最终以精彩的村晚为此次实践画上圆满句号,用青春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艺术动能。

实践期间,队员们的足迹遍布古刹、田园与农户家中。在千年古刹大圣禅寺,飞檐的弧度、窗棂的纹样成为舞蹈编排的灵感,古乐谱的韵律为音乐创作提供素材;葡萄种植园里,智能滴灌的水声、农民劳作的肢体线条,化作群舞中生动的“乡村律动”;留守儿童家中的欢声笑语与纯真神态,成为儿童剧与童谣舞蹈的原型。队长滕虎坦言:“每一寸土地的气息、每一张笑脸的温度,都在为我们的创作积蓄力量。”

10天的积累与打磨,最终凝结成舞台上的绽放。7月14日晚,数百名群众、高校学子、学院领导和基层干部欢聚一堂,在漳江街道夏季“村晚”活动中,用自编自演的精彩节目,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队员们原创歌曲《海螺山之歌》用清澈歌声礼赞乡土,原创情景舞蹈《空屋变欢堂》则用温暖叙事呈现志愿者关爱空巢老人、重塑邻里温情的动人场景。当晚最令人瞩目的高潮,​是志愿者们编排的创意T台秀节目,漳江街道七位女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联袂献演《社区名片-支书T台汇》。她们褪去日常工作的辛劳,化身“最美家乡推荐官”,身着融合当地特色元素的服饰,自信从容地走上舞台,该节目瞬间点燃全场,掌声雷动,欢呼不断,成为整场晚会最闪耀的亮点。观众们纷纷赞叹该创意“新颖独特”、“接地气”、“充满力量”,完美展现了新时代基层女性干部的风采与担当。

学院院长王斌在晚会总结讲话中对支队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队员们克服困难,深入田间地头,以专业所长服务乡村文化需求,开展艺术支教、文艺展演、民俗调研,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情怀,是学院实践育人理念的成功践行。本次三下乡活动取得的扎实成果,深深植根于地方沃土的滋养,​更离不开地方搭建的坚实桥梁和鼎力支持。

据悉,此次活动是学院深化“五育并举”的重要实践,队员们不仅用艺术服务了乡村民生,更在乡土课堂中读懂了责任与担当。未来,学院将持续推动实践成果转化,让青春艺术之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持续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丁心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