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甄选斗门”突击队专访“斗门非遗体验官”周浩荣:让斗门非遗Young起来

发布时间:2025-07-17 14: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厚慧   阅读 7.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邝惠愉、王巧怡、张厚慧) 周浩荣是一位深耕于珠海斗门非遗文化的“90后”青年,从小在岭南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长大,并与斗门的本土非遗文化结下深厚情谊。大学时的他,毅然决然地选择较为冷门的文化旅游管理专业,立志要为珠海斗门非遗文化的传承添砖加瓦。

在暑期的实践活动中,非遗传承的热潮再度被掀起。这位爱讲故事,会讲故事的非遗体验官,从青年视角入手,把斗门的水上婚嫁习俗、装泥鱼、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制作技艺等非遗故事不厌其烦地分享出去,给下乡青年提供“非遗+电商”“非遗+文旅”的文化传承思路,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将非遗故事发扬光大,让大众能听见非遗,看见非遗,传承非遗。

非遗分享会庄晓莉摄)

从教培到非遗体验官的转变

从澳门科技大学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毕业后,周浩荣先是投身于教培工作。但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他最期望的工作与生活状态。出于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以及家乡非遗文化的高价值发展前景,周浩荣决定返乡,去传播非遗故事。

2023年,周浩荣有幸被电视台邀请去进行公益宣传,这也让他成功走上非遗的高光之路,他推出的“斗门非遗体验官”潮玩项目收获不少网友的关注。但非遗传承之路并不好走,周浩荣坦言,在非遗潮玩项目上他也在反复琢磨:如何才能更好地用文旅专业知识助力非遗传播,将它融入到生活中去,让公众不再把非遗看作一件小众的事。周浩荣表示,自项目运营以来,接收到的反馈结果都很不错,今年7月份正式运营第一期时,他与高校学生、普通市民进行深入互动,让非遗宣传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让人们尝试体验,更重要的是能让参与的人对非遗留下深刻的印象,把非遗变得可感可及。

访问周浩荣庄晓莉摄)

寻找非遗传承的破圈思路

那些在非遗传承时遇到的困难与阻力都是难以言喻的,传承人的身体状况、表达方式,还有非遗活动的申请和筹备等,都是较为棘手的问题,因此在考虑把非遗加入研学项目时,项目的可行性,坚持下去的信念感,都是周浩荣需要反复思索探究的难点。

关于如何让更多年轻的消费者喜欢上非遗文化的问题,周浩荣表示,可以基于非遗的原始载体,在产品研发中注入非遗元素,不断进行改良,再把它扩编出去。在推广的过程中,周浩荣会更注重加入非遗传承人本身的创作故事。为了让较少受到关注的文化类景区进入大众视野,周浩荣让研学游客走进非遗传承基地进行体验,并把斗门最具特色的一些乡村加入到路线中,实现非遗和乡村振兴之间的一种联动。

访问周浩荣庄晓莉摄)

青年与乡村振兴的联动

在探索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上,青年非遗体验官周浩荣展现出独特的创新思维。他强调,非遗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故事性,这是吸引人、打动人的关键。针对斗门乡村的实际情况,他提出了一套融合策略:深挖在地文化底蕴,将“非遗+文旅”与“非遗+电商”紧密结合,形成双轮驱动。对于缺乏鲜明宣传点的村落,他主张运用“非遗墙绘”等艺术形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乡村肌理,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和网红打卡点,有效吸引游客流量。同时,他特别看重短视频等新媒体力量,认为这是“讲好、讲亮”非遗故事,精准触达年轻群体的高效渠道。周浩荣的理念,核心在于“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斗门本土非遗的独特性,通过创意转化和现代传播,让静态的文化遗产成为带动乡村人气与经济活力的动态引擎,为青年返乡或参与乡村建设提供了文化赋能的新思路。

面对非遗传承的可持续性问题,周浩荣将目光坚定地投向年轻一代。他深刻认识到,非遗的未来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为其注入时代活力。为此,他精心设计了“垂直”与“横向”并行的研学路线。垂直路线注重某一项非遗技艺的深度研习与传承谱系;横向路线则打破项目界限,重在激发兴趣与文化理解,例如让年轻人通过学习舞狮的精气神、团队协作与文化内涵,点燃他们对非遗的热爱,让非遗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此外,周浩荣正积极打造珠海非遗专业社群平台,致力于构建一个“一站式”的非遗信息枢纽。无论是对非遗感兴趣的市民、寻求体验的游客,还是潜在的传承学习者,都能通过这个开放、便捷的渠道获取资讯、进行互动咨询。此举旨在降低参与门槛,广泛链接社会资源,特别是吸引青年群体关注和走近非遗。

同学们认真听讲庄晓莉摄)

非遗实践赋能乡村振兴

周浩荣提到“斗门非遗体验官”其名称蕴含深意:一方面,是引导人们深入发现和体验斗门本土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则是赋能源自斗门的人群(客户),支持他们带着本土文化的自信走出去,去挖掘更广阔的大湾区文化背景,乃至探索国际化的文化视野,实现本土非遗的对外传播与交流。

合影留念庄晓莉摄)

此次与周浩荣的深度访谈,不仅为“岭南甄选斗门”突击队带来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更启发团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融合的深层思考。未来,团队将以此次访谈为重要起点,积极响应周浩荣倡导的理念,深入探索“非遗+文旅”引流赋能与“非遗+电商”价值变现的双轨融合发展模式,将斗门非遗的文化软实力切实转化为驱动乡村发展的硬支撑,书写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新篇章。

文字|邝惠愉 王巧怡

图片|庄晓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厚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