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禾筑梦行动队”怀揣着热情与责任,为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充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科学实验、垃圾分类环保、文化课程的辅导。在科学实验中播种动手探索的种子,在环保课程里传递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理念,在文化辅导课中丰富对知识的理解。
探索奇妙世界,点亮动手之光
图为队员为孩子们讲解科学操作步骤 为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科学兴趣,团队精心设计了《变大的河豚》趣味科学活动。活动以互动实验为纽带,让孩子们在亲手操作中感受科学的奇妙,提升实践本领,原本抽象的科学原理也随之变得鲜活可触。课堂上,队员先细致讲解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随后将小苏打、白醋、气球等材料分发给孩子们。拿到材料的孩子们难掩雀跃,在队员的引导下,一步步将小苏打与白醋装入气球,静静观察化学反应带来的惊喜——随着气体持续生成,气球如“河豚”般缓缓鼓起,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稚嫩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图为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实验
这场科学实验远非一次简单的操作体验,更是一堂浸润心灵的“实践课”。孩子们在亲手实践中,不仅直观领会了基础的科学原理,更在观察、提问与思考的过程中,悄然打开了科学思维启蒙,这份成长远非单纯的知识积累所能衡量。同时,队员们带来的全新视野,为孩子们推开了一扇望向广阔世界的窗,让“探索奇妙世界”的种子在心中悄然扎根。这样的经历,意义不止于当下的知识传递,更在于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科学的动力,助力他们以更主动的姿态去探索世界、拥抱科学。
图为孩子们展示实验成果
垃圾分类我先行,守护绿色家园
环保意识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团队开展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课程。课堂上,队员们没有枯燥地罗列知识,而是通过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发共鸣,结合生动案例,向孩子们细致讲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如果垃圾随意丢弃,会对土壤、水源、空气、动植物等造成严重危害,导致环境污染,影响到生活家园。随后,通过认识不同类别的垃圾桶、模拟分类操作等环节,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辨别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孩子们纷纷表示要从自己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通过这次课程,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经过专注听讲、积极互动,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发。
图为队员为孩子们分发垃圾分类的图标
贴心助力成长,减轻家校负担
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团队留意到一个普遍情况:不少孩子缺乏系统的作业辅导,面对课本上的疑难问题时,常常显得茫然无措,握着笔的小手在作业本上迟迟难以下落。于是,队员们化身“小老师”,为孩子们进行文化课作业辅导。面对孩子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队员们耐心讲解、细致引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掌握方法。看着因难题皱起的眉头渐渐舒展,孩子们的眼神从迷茫变得清亮,还有孩子主动把刚学会的生字写给队员看,小小的脸上满是成就感。这份从容与自信,正是辅导中最珍贵的收获。文化课的辅导不仅减轻了孩子们的作业压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更有信心,也为家长们分担了辅导重担,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与感谢。
图为队员为孩子们进行文化课作业辅导
在短暂的相处时光里,“青禾筑梦行动队”为孩子们播撒下的种子,终将会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生根发芽。那些一起学习、一起欢笑的时光,会成为突击队与孩子们共同的珍贵记忆。愿孩子们带着这份行囊里的收获与暖意,在成长的旅途上勇敢前行。突击队也会将这份美好的记忆深藏心底,把这份责任与热忱延续下去。
图为团队与孩子们的合照
撰文 | 黄美琳 林金彤
图片 | 房苏丹 袁善
一审 | 刘树辉 二审 | 李诗彬 三审 | 肖苏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美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