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播种”乡土,创新多元课堂——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支教实践队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16 22:3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郑玲珊   阅读 4.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郑玲珊)在闽东福安这方涌动着山海情深的沃土上,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我先行,三尺讲台勇争先”支教实践队的青春身影,如同点点星辉,照亮了大留村小学的课堂。队员们怀揣职教匠心,接力深耕这片充满希望的乡村热土——从推开普通话的窗棂,到筑牢防诈防毒的安全堤坝,再到播撒趣味知识的种子,他们以热忱点燃求知的目光,以专业浇灌成长的嫩芽,以坚守续写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篇章。

图为支教实践队与孩子们合照

在本次支教活动中,支教实践队队员们秉持“快乐教育”理念,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课程。队员们精心设计了绘本讲解、趣味科学实验和创意手工等多样化课程,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热情。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绘画课上挥洒色彩描绘生活;手工环节通过泥塑表达创意与情感;乡土故事分享则加深了他们对家乡与祖国的朴素情怀。孩子们接触新知时眼中闪烁的好奇、完成作品后洋溢的自信,生动展现了支教活动在激发潜能、培养兴趣方面的显著成效。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真诚的关爱,努力拓宽乡村学子的视野,为他们了解更广阔世界提供了宝贵契机。

图为支教实践队队员为孩子们上课

梦想分享环节,孩子们踊跃走上讲台,用纯真的话语描绘着自己的未来理想。“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穿上白大褂,救死扶伤!”“我的梦想是当缉毒警察,让人们都不再受毒品的危害。”孩子们真挚的发言和明亮的眼神,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坚定信念。支教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表达梦想的舞台,也在他们心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这些源自童心的朴素愿望,承载着个人成长与社会担当,终将在未来绽放光彩。

图为孩子们讲述自己的梦想

支教实践队以“安全守护”为核心,创新开展其他系列教育活动。活动涵盖交通安全、防诈防溺水知识普及、教育资助政策宣讲及普通话推广,构建“安全+成长”双轨模式。课堂上,支教实践队队员结合乡村实际,通过方言绕口令促进普通话学习、安全主题绘画讲解风险防范、情景模拟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他们注重互动引导,帮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同时激发自信与表达意愿。这些举措切实为乡村儿童安全成长保驾护航。

图为防诈防毒绘画活动后合照

支教不止停留在课堂。支教实践队队员们带着敬意参观了大留记忆馆。这座依托百年古民居修缮而成的展馆,陈列着照片与珍贵物件,无声讲述着当地的历史。在讲解员引导下,队员们深入了解了群众保卫家园的英勇事迹,深刻感悟无私奉献精神,同时表示将把这份精神融入课堂,通过讲述故事、教唱等形式,引导乡村学子传承文化基因,砥砺前行。

图为支教实践队参观大留记忆馆现场及合照留念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支教队员们通过日常教学实践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收获了深刻的感悟与成长。队员们坦言,从初次站上讲台的紧张无措到逐渐驾驭课堂的从容,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付出的过程。被孩子们第一次称呼“老师”时的感动,听到孩子们大声说出“想当医生”、“要当警察”等梦想时的触动,都成为支教日记里最珍贵的记录。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教育是双向的成长,在努力为孩子们拓展视野、点燃梦想的同时,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真诚的依赖,也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教育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更加坚定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持。

图为记录粘土手工课后孩子们的成果

图为支教实践队队员与孩子互动

怀揣希望,播种未来。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以专业知识反哺社会,用青春热情点燃梦想。这条支教之路,虽道阻且长,却步步生辉。而支教的意义,远不止于知识的传递,它更在于精神的启迪和希望的接力,希望队员们将这份感动化作持续行动,让支教的星星之火汇聚成燎原之势,照亮更多乡村学子的未来,为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坚实的青春力量。

撰文丨郑玲珊

图片丨曾立伟

一审丨黄淑慧

二审丨林大杰

三审丨吴 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玲珊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2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