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行”突击队于2022年正式建立,并成为省首批重点团队。创建伊始,该团队锚定“新质发展”坐标,以数字技术为引擎开拓农产品价值转化新通道。从蓝色海洋到稳村番薯,该团队一直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壮阔事业中,为擦亮“鲜美湛江”品牌,推动“百千万工程”在湛江落地生根注入强劲青春动能。
打造“新质”直播——为农产品销路困境破题
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迅速,电商直播成为产品宣传销售的重要渠道。该团队敏锐抓住直播电商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将直播运用到助农产品的宣传销售中。
过去三年里,“朝阳行”突击队曾采用“溯源式直播”、“花式直播”等再现了流沙南珠的魅力;采用“吃播”“站播”“走播”等形式展示了金鲳鱼的鲜嫩风味,通过镜头展现流沙南珠何以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湛江如何成为“中国金鲳鱼之都”。经过3年的沉淀,“朝阳行”突击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直播模式。在其宣传下,湛江特色产品碱性水、金鲳鱼、流沙南珠等更频繁地走进消费者的视野中。宏伟的“海威1号”和“海威2号”矗立在南海之滨,展示了广东向海图强,打造“海上新广东”的决心与实力。
图为“朝阳行”突击队在直播宣传金鲳鱼
2025年,“朝阳行”突击队由宣传“海味”转为传播“农香”。该团队在稳田香基地的大力支持下,首次在该基地电商平台进行直播。这次直播创新采用“沉浸式吃播”和“音浪计划”等方式。首次直播一开播即吸引近一千名观众观看,销售量和销售额均超出预期。基地负责人欣喜地表示希望能够总结经验,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争取为番薯产品销售开拓出一条新路来。
图为“朝阳行”突击队在为稳村番薯产品带货
“朝阳行”突击队牢牢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深耕直播领域,不断丰富“新质直播”内涵,将更优质的湛江特色产品端上云端货架,走进千家万户。
开展“新质”调研——为产业发展实现突破寻策
“朝阳行”突击队将国家重大战略同实施“百千万工程”结合起来,深入产业一线和田间地头,聚焦产业绿色转型、数智经济赋能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寻找推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新质”秘诀。
湛江市东面南海,西临北部湾,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相望,拥有2.1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该团队牢记“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的嘱托,对广东画景饮料有限公司和尊鼎珍珠有限公司进行细致调研,记录碱性水生产流水线和流沙南珠的生产全过程,并登上海威1号和海威2号实地查看深远海养殖技术发展情况,研究绿色发展推动湛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路径。
图为湛江市首个深远海养殖平台——海威1号
今年“朝阳行”突击队来到吴川稳村对稳村番薯产业进行深入调查。通过与村委会负责人、驻村选调生和农户等的交谈发现稳村番薯存在品牌打造不突出、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此,“朝阳行”突击队提出农产品数智化转型策略,探索成立“番薯产业合作社”,运用“数字化+智能化”,贯穿到番薯种植、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致力于探索出一条“小番薯带动大产业”的乡村振兴新道路。
图为“朝阳行”突击队正在与稳村驻村选调生交流
“朝阳行”突击队积极回应产业发展需求,研究科技与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湛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实现“新质”传承——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新动力
“朝阳行”突击队是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学生骨干为基础组建而成。多年来,该团队以服务“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为青春使命,在湛江大地书写着岭师青年的华美篇章。
三年前,该团队首批队员踏上服务“百千万工程”的征程时,他们便如清晨的朝阳,将第一缕光热洒在雷州半岛。从2022年用直播宣传当地特色产品,到2025年成为主播在企业平台带货销售番薯产品,每一次直播实践都是经验的沉淀与理念的升华。
时光流转,接力不止。在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时,2020级毕业生、团队首任负责人陈一辉再次回归,决然地再次加入“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他欣喜地说到:“我跟老师说,我考完研还要回来带队!老师也如约给我留了位置,太好啦!”。每年团队成员中也都会有老队员再次加入。“这是我第二次加入‘朝阳行’突击队。我曾跟随团队登上海威1号直播宣传金鲳鱼等特色海产品,今年来到稳村宣传番薯产品。我将带着责任和担当,致力探索番薯产品销售新路径,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团队成员朱锶涵说到。
图为“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岭南师范学院·雷州工作站”揭牌仪式
据悉,“朝阳行”突击队已累计开展直播近20场,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多个奖项,受到大学生云报、南方+等官方媒体报道超60次,带动金鲳鱼、南珠等产品销售额10余万元。2025年受稳村“稳田香”基地特邀开展的番薯直播项目,首次实现“高校智力+企业平台”的深度耦合,开创校地协同的崭新范式。与以往的直播宣传不同,今年的直播也是首次利用企业电商平台进行带货直播。
站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风口,“朝阳行”突击队正以数字化赋能为笔、以乡村实践为纸,书写着高校青年服务区域发展的华彩篇章。
撰文:李源 刘烨 李家俊 杜飘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