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践促新,科学启程”实践团赴京津冀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6 15:5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志航   阅读 9.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刘志航)为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实现全面成长,生命科学学院与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联合组织师生团队赴京津冀地区,开展“顶尖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贯通式研学实践活动。师生团队深入学术前沿、调研产业一线、对话行业标杆,通过沉浸式研学拓视野、明方向、强信念。

科研院所探源:前沿创新深度交流

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实践团依次参观所史馆、动物实验中心、再生医学实验室、生物影像平台、武照伐实验室和高彩霞实验室,近距离观摩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与显微操作系统,并就基因功能验证等问题与老师深入交流。张有君研究员以《用植物合成生物学改变世界》为题,系统阐述合成生物学在植物天然产物创制、碳汇效率提升及未来场景中的颠覆性潜力。报告围绕“设计—构建—测试—学习”全链条技术范式,重点解析了细胞器工程、基因组精简及多基因线路调控等前沿策略,展示了植物底盘在高价值化合物规模化合成中的最新突破。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合影

▲图为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张有君研究员报告分享▲图为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张有君研究员报告现场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所史馆

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实践团专注聆听了研究所概况及发展历程的专题报告后,走进承载着百年菌物研究历史的菌物标本馆,在泛黄的标本记录与数字化展示屏的交织中感受微生物世界的演化脉络;探访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平台,近距离观察样本分离、菌株培养的标准化流程;深入高福院士实验室,在精密仪器的嗡鸣中了解微生物多样性挖掘及病原微生物感染机制解析的最新突破。在交流环节,青年科研骨干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分享实验思路,为学生科研选题提供了直观的方法论借鉴。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中科院动物实验中心▲图为黄佳梦同学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师兄交流

企业一线问链:产业转化实践探索

在大北农集团的国际创新园,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莫宏建围绕“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作主题分享,详解企业在饲料、种业、养殖等核心板块的研发布局与技术突破,让实践团对农业科技的产业转化路径有了清晰认知。随后,饲料产业创业人才平台总裁韩瑞玲、创种科技常务副总裁李军民分别就“生物饲料配方优化”“高产抗逆新品种选育”与学生展开圆桌研讨,两位行业专家结合一线实践经验,耐心解答同学们关于技术落地难点、产业需求导向等问题,精准对接产业实际需求与学生学术能力提升方向。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大北农集团国际创新园

▲图为大北农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莫宏建作专题汇报

▲图为大北农集团交流活动现场

在君乐宝优致牧场,实践团沿着“奶源采集-标准化加工-智能包装”的全流程考察路线深入探访。自动化挤奶设备的精准运转与奶源追溯系统的实时监控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乳业生产的标准化管理;微生物发酵罐的稳定运行、质量快检仪器的精准操作等场景生动展现了微生物发酵、质量快检等生物技术在乳业链条中的集成应用。通过技术人员的细致讲解,实践团更深刻体会到“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条品控逻辑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此外,实践团还走进喀斯玛物流仓库进行实地参观,就物流效率提升、供应链优化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深入了解了现代化物流企业在保障物资流通、支撑产业发展方面的运营方式与核心优势。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君乐宝工厂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喀斯玛物流仓库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喀斯玛物流仓库管理人员合影

顶尖高校对话:学术传承与技术创新

在北京大学,实践团走进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现场观摩单细胞测序、蛋白质结构解析等尖端技术平台,感受“技术-问题-机制”三位一体的研究范式。随后,实践团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馆深入了解流式细胞术、冷冻电镜技术等前沿手段在疾病诊断与药物研发中的关键作用。在南开大学,实践团走进微生物学实验室,系统了解微生物培养组学与代谢工程科研平台,体悟“公能日新”的学术传承。此外,在天津大学,实践团通过近距离观察实验流程与成果展示,对“工学+生命科学”双轮驱动的研究范式形成立体认知。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前合影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北京大学实验室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南开大学实验室▲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合影

本次京津冀研学实践以“学术-产业-教育”深度融合为主线,通过院所探源、企业问链、高校对话的立体化路径,帮助学生构建“科研方向—产业需求—个人发展”同频共振的认知坐标。学生纷纷表示,将锚定国家重大需求与学科前沿,以更加坚定的专业自信投身科研攻关与产业实践,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书写青春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志航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30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