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创新型思想观。2025年7月14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的枫火志愿者实践项目一小组——“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协同走访王庄组幸福互助院并参观张王庄村大棚实地种植。本次调研主要途径为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等形式,对当地便民利民状况和乡村振兴情况做出真实反映,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赋村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升。
实践团抵达神木的第一站,来到极具代表性的张王庄村支部委员会办公室。支部书记王勇平热情招待了队员们,并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和访谈,对其基本工作议程安排做出初步诠释。办公室的墙上贴着各种规章制度和乡村发展规划表,桌上也摆放着几本厚厚的民意记录本。在对话中他重点指出张王庄村的发展思路,一是依托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创新协调的新型发展道路。二是着重乡村文明建设,利用“幸福互助院”解决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难题和精神生活需求。访谈过程中,王勇平书记语气沉稳,对张王庄村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了然于心,途中接待不同来访询问发展意见的个体商户,给成员们留下了踏实负责的深刻印象。
图为实践团成员深入访谈支部书记 陈静涵供图
跟随党支部书记的步伐,成员们带着对“幸福互助院”模式的浓厚兴趣,去往王庄组幸福互助院。这坐采光通透和干净整洁的连廊隔断了食材准备间和娱乐休息区,墙上张贴的告示上挂满了“尊老爱老敬老”的宣传,彰显着幸福感满满的互助院核心。党支部书记提出互助院24小时照护的工作体制机制,以及其提供的多种类似临休,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等服务,真正力所能及为每一个普通的老年弱势群体。成员们询问和细察了“互助幸福院”的每周菜单和每天留样柜,模式成本相对可控又充分利用村内资源,形成彰显具有人文关怀的正向互助为民模式。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互助敬老院”查看具体工作明细 陈静涵供图
实地了解的最后一步,实践团们参观了张王庄村“农旅融合”的大棚和露天户外种植基地。在保温门帘里,一颗颗果实硕大饱满的洋柿子挂在枝头,成员们在党支部书记和大棚种植负责人的指引下体验采摘工作。种植在户外的作物拥有着同样喜人的长势,油桃和毛桃被有序一排排间隔种植。“我们始终秉持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来选择合适的作物进行种植。”带头负责人补充道,昼夜温差大的环境条件适合水果的糖分积累沉淀,得以呈现个头大颜色好味道甜的多方价值。最让同学们感到惊讶的是品种丰富形态各异的瓜果种植区,长在半坡上个头巨大的南瓜,缠绕在枝干上的黄瓜,如绸缎般倾泻而下的西葫芦等等形成一道惹人注视的风景奇观。“我们另一大优势是引入‘太空种子’。‘太空种子’经过太空特殊环境的诱变,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和更优的品质特性。”支部书记以往年的秋季南瓜为例,得益于“太空种子”的优势,不仅口感鲜美还有高达500斤左右的记录级重量。
图为支部书记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大棚种植 陈静涵供图
结束在张王庄村的调研行程,实践队员们满载而归。支部书记王勇平描绘的“经济理想,人民幸福”发展蓝图在现实都以真实的样貌呈现出,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让乡村焕发持久的内生动力,让村民获得更充实更可持续的幸福。此次机会为青年学生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深入基层观察社会的机会,也让他们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理解。通讯员 陈静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静涵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