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景德镇学院“瓷韵新声”宣讲团赴浮梁县城北社区开展“推普传瓷韵,共筑文化梦”主题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5 18: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凯强   阅读 3.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张凯强)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7月4日-9日,景德镇学院“瓷韵新声”宣讲团走进景德镇市浮梁县城北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推广普通话活动。宣讲团将普通话推广与当地特色陶瓷文化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社区儿童和青少年的普通话水平,还增强了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理解。

图为宣讲团合影 

童趣启蒙:拼音课堂点燃普通话乐趣

宣讲团巧妙地把拼音学习与儿歌、游戏融合在一起。他们教孩子们唱《拼音字母歌》,让孩子们在唱跳互动的过程中加深对字母的记忆;还设计了带有陶瓷元素的拼音配对卡,孩子们在玩乐时,既能掌握拼音组合规律,又能认识与陶瓷相关的事物。在故事表演小剧场环节,宣讲团成员给孩子们讲述《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引导他们模仿角色进行表演,以此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肢体表现能力;此外,成员们还会穿插讲述“古代小工匠制作陶瓷的趣事”等陶瓷文化小故事,并让孩子们用普通话复述,这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图为孩子们拼音学习 

图为孩子们模仿表演 

文化浸润:瓷韵讲堂与语言绽放

宣讲团开设了陶瓷文化融合普通话的特色课堂,紧密结合景德镇申遗这一热点,精心打造了“陶瓷文化知多少”系列课程。在课堂上,成员们借助图片、视频等资料,并用普通话为孩子们详细讲解陶瓷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大师们的动人故事。孩子们在深入了解家乡文化的过程中,普通话水平和文化素养都得到了有效提升。此外,宣讲团还以“我心中的陶瓷文化”等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演讲与朗诵活动。活动中,成员们悉心指导孩子们掌握相关技巧,助力他们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与感染力。孩子们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充分抒发了对陶瓷申遗的深刻理解与殷切期待。

图为孩子们演讲朗诵 

陶土捏字:指尖传承里的语言之趣

在宣讲团成员们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动手用泥土捏出一个个简单的汉字。在指尖与泥土亲密触碰的过程中,他们对汉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孩子们充分发挥创意,齐心协力用陶土捏出了“说好讲好普通话,利国利民利大家”的宣传标语。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在宣讲过程中强化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让家乡的陶瓷技艺从书本和故事中“活”了过来,他们对家乡陶瓷技艺也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图为孩子们陶土捏字

安全护航:防溺水宣讲中的语言宣讲

暑期是溺水安全事故高发期,宣讲团结合社区周边河流、池塘密布的实际情况,特意为孩子们增设了防溺水安全课堂。成员们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配合相关图片,用孩子易懂的语言详细列举了危险水域的特征。此外,成员们还教孩子们背诵朗朗上口的防溺水口诀,通过反复跟读、接龙游戏加深记忆。最后,还让孩子们分组用普通话复述“防溺水小常识”,不仅巩固了自救互救知识,更在组织语言、清晰表达的尝试中锻炼了普通话应用能力,真正实现了安全意识与普通话水平的双重提升。

图为宣讲团成员讲解知识 

图为孩子们回答问题 

此次活动,景德镇学院“瓷韵新声”宣讲团将普通话推广与陶瓷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双向赋能,以青春之力架起语言桥梁与文化纽带,不仅激发了社区学前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热情,更增强了他们对家乡陶瓷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为推广普通话和弘扬陶瓷文化均贡献了积极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凯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