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王昱博 唐子珺 谭圆)夏日的阳光洒满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麦子坪村的芳华大礼堂,彩色气球与红色横幅装点出热烈的氛围。2025年7月10日,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红心”青年筑梦团在此举办“深耕乡土绘新篇,红心聚力绽芳华”课程成果展暨主题汇报表演。这场凝结着5天支教心血的盛会,既是乡土教育成果的生动呈现,更是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系统总结——孩子们的手工作品诉说着文化传承,稚嫩的歌声传递着红色信仰,灵动的舞姿展现着青春活力,让乡村的夏日因教育的温度而格外动人。
成果展的序幕从书法作品展示拉开。孩子们在“纸墨承韵”课堂上练习的毛笔字保存完好,“福”“安”等字虽笔触稚嫩却饱含认真,与志愿者的书法作品相映成趣。“写字要像做人一样端正”——志愿者书写在作品旁的寄语,道出了书法教学背后的育人初心。
图为儿童通过走秀节目展示书法作品。余鸿福 摄
舞台一侧的展台上,整齐陈列着孩子们5天来的课程成果:五谷杂粮拼贴的“丰收画卷”里,黑米勾勒的藤蔓缠绕着绿豆点缀的叶片,还原着“稻香拾趣”课堂上对农耕文明的理解;超轻粘土捏制的榨菜坛子憨态可掬,青灰色的“坛身”上还细心刻画着纹路,承载着“溯韵白涛”课堂的乡土记忆;卡纸上的荷花拓印画墨香淡雅,与《小暑》课程里“荷风送香气”的谚语相映成趣,让二十四节气的智慧在艺术中流淌。从书法创作到乡土手作,从五谷拼贴到红色绘画,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们成长的印记,更是教育融入乡土的生动见证。
图为孩子们在《小暑》课程里的荷花拓印作品展示。余可欣 供图
合唱《红星歌》将表演推向高潮。在团队成员唐佳凝的指挥下,孩子们挺起胸膛,用清澈的嗓音唱着“红星闪闪放光彩”,右手不时比出红星手势,与志愿者的和声融为一体。篮球操表演中,团队成员邱月带领孩子们展示拍球、运球等动作,整齐的步伐与篮球撞击地面的声响,展现着体能课堂的训练成果。
表演间隙,推普小品《方言变变变》引发阵阵欢笑。团队成员蒋枝孜与唐渝用重庆方言和普通话演绎生活场景,孩子们在台下跟着纠正发音,巧妙呼应了“声润白涛”推普课堂的教学内容。活动接近尾声,小朋友刘诗玥表演手势舞《再见》。“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的歌声中,孩子们与志愿者互相挥手,不少孩子悄悄抹起眼泪。
成果展在《小小讲解员》的表演中落下帷幕,但教育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团队成员谭圆表示:“成果展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团队已与麦子坪村村委会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将持续通过互联网支持麦子坪村,让教育火种在乡土持续燃烧。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芳华大礼堂与儿童合影。田荣义 供图
本次由重庆幼儿师专“红心”青年筑梦团组织开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教育为风,为乡村孩子展开逐梦的翅膀。从课堂上的认真学习到舞台上的自信展示,从对知识的懵懂接受到对理想的清晰描绘,这场成果展演不仅是一段支教旅程的小结,更是“红心聚力”的生动写照——青年志愿者用担当诠释初心,乡村孩子用成长回应期待,在深耕乡土的实践中,共同绘就乡村振兴与青春绽放的美好画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