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然生态与乡村文化已成为关乎人民生活质量与精神富足的重要议题,二者相互交织、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重要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多乡村景观既承载着自然生态的保护责任,也成为连接乡村文化与城市生活的纽带——它们对自然环境的精心维护提升了乡村的生态品质,而乡村文化的传承又让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在实践中相互赋能,共同走向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025年7月15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忠情下乡助三农,青春闪耀照基层”社会服务践行团来到了忠县拔山镇的荷花池。在这里,我们深感自然生态与乡村文化对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特色乡村景观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初至荷花池畔,池边几位钓鱼者正专注地盯着水面,偶尔传来因鱼儿上钩的欢笑声。步入池边小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池的荷花,与传统乡村池塘的杂乱印象截然不同,池水清澈见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荷香。身着休闲装的游客们,或漫步池边,或驻足拍照,惬意的氛围瞬间让团队成员心生向往。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荷花池 雍埝 摄
沿着池边的小径漫步,阳光透过荷叶的缝隙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团队成员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前行,我们站在池边,沿着池边的小径漫步,阳光透过荷叶的缝隙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我站在池边,看着几位居民安静地坐在池边,手中握着钓竿,目光专注地盯着水面。偶尔有鱼儿上钩,他们会小心翼翼地将鱼儿拉出水面,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这种专注和惬意让我深受触动,仿佛他们不仅仅是在钓鱼,更是在享受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时光。荷花池的存在,不仅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更增进了民生福祉。生活环境的改善让不再只是忙碌于日常的劳作,而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享受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正是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
图为荷花池照片 雍埝 摄
一旁的荷叶上,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我们认识到这片荷花池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一个生态保护区,池中的鱼虾和水生植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平衡与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乡村生态的直接体现,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其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荷花池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乡村的生态品质,更带动了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雍埝 摄
这次荷花池之行,让社会服务践行团成员们在心中播下了对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深刻思考的种子,团队成员认识到,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不是停留在文件上的宏大叙事,它需要像荷花池这样的乡村景观脚踏实地去践行;生态保护也不是流于口号的承诺,而是需要全产业链从业者以匠心守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广袤乡村,以专业所长赋能产业发展,用青春力量筑牢生态保护防线,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书写属于当代青年的责任答卷。(通讯员:何蕊言 刘钰妍 曾丽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蕊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