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聚力谱新篇,支教筑梦石角镇——广东建院蒲公英拾光队“三下乡”支教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15 15: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6.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切实推动实践育人工作,2025年6月28日,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市政与交通学院“蒲公英拾光队”的郭栩等十位学子,在丁翠、孙晓宇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怀揣服务乡村教育的热忱与使命,奔赴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开启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以 “青春聚力筑梦行,匠心筹备润童心” 为引,扎根基层创新实践:既开设交通安全、禁毒防溺、健康科普等八大主题课堂,以沉浸式教学点亮知识星火,又深耕乡村教育调研,用扎实数据为发展献策,以热情与智慧为乡村教育注入蓬勃的青春活力。

匠心筹备,青春星火待燎原

为保障活动高质量落地,蒲公英拾光队展开了历时一月的精细筹备:从与石角镇深度对接、锚定“安全教育+科普启蒙”的核心主线,到参加学院“三下乡”动员培训会汲取往届实践智慧;从10次专题会议细化方案分工,到围绕交通安全、防溺水等核心课程开展4轮集体备课与试讲打磨;从按课程需求制定详尽物资采购清单,到经10余次研讨修订,最终形成覆盖学生、家长、教师的3套专业调研问卷。这一系列扎实筹备,既为支教活动顺利推进筑牢根基,更彰显了建院青年的责任担当与专业底色。

“八大课程”浸润童心,多元课堂点亮未来

在石角镇综合文化站,蒲公英拾光队聚焦乡村儿童需求,打造 “安全守护 + 科普启蒙 + 心灵关爱” 三维融合的八大沉浸式课堂。“睡觉吃饭小百科” 以角色扮演科普健康生活;“心情魔法师” 开展情绪疏导;“马路小英雄” 通过实景演习强化交通规则;“危险远离我” 用动画揭露毒品伪装;“健康小超人” 讲解感官知识并培养自我保护意识;“生活小百科” 点燃探索欲与创造力,创意完成30余幅叶脉画作品;“地球小卫士” 借仪式传递环保责任;“防溺水大冒险” 以趣味教学传授自救技能。这八大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主动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筑牢安全防护意识、激发科学探索热情,更让环保责任与自我保护能力落地生根,实现了从知识传递到行为塑造的深度赋能,为乡村儿童的成长之路撑起了一把兼具温度与实效的 “守护伞”。

润泽童心问所需,聚力赋能谋发展

在此期间,团队成员同步开展“润泽童心问所需,聚力赋能谋发展”暑期调研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精准调研当地教育需求,发现学生居家学习空间不足、教学设备短缺等问题,并提出建设社区学习空间、推动校地师资交流、优化教学设施等解决方案。团队未来将持续开展支教帮扶,构建长效支持机制,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双向成长,青春誓言昭初心

本次实践活动是一场知识与情感的“双向奔赴”。大学生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童趣语言,在教学相长中淬炼出扎实的育人实践能力。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与实践,化身环保“小卫士”和安全“宣讲员”,他们的纯真反馈和点滴成长,也化作最温暖的力量,触动着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心,让团队更深刻地感知到乡村儿童健康教育的迫切性,也更坚定了持续深耕教育帮扶、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信念。

活动成效显著,儿童安全知识掌握率跃升至92%,40余项宝贵调研数据沉淀落地,既筑牢了乡村儿童的成长防线,也为校地长效帮扶、乡村教育提质夯实了根基,让青春实践的成效既见当下之益,更显长远之力。

拾光聚力,未来可期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蒲公英拾光队积极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与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赴清远石角镇开展实践:以匠心筹备打底、以智慧课堂为桥、以深入调研为基,如蒲公英般播撒知识种子,在启蒙心智、安全宣教、传递绿色理念中守护乡村儿童成长,更深刻体悟“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此次实践是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的担当写照,更是“百千万工程”激活县域动能的青春注脚——既让团队在活动中锤炼实践本领、镌刻奉献初心,也为乡村点燃希望火种,不仅播撒下人才振兴的种子,更激活了基层创新的动能。团队生动诠释了“三下乡”作为高校智慧对接乡土需求的桥梁作用,让青年成长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了青春力量。

图文: 杨依敏 陈东宜

初审:郭栩

终审:丁翠 孙晓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9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