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学子乡途奋进,实践再添新彩

发布时间:2025-07-13 20:4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欧阳丽娇   阅读 3.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7日至8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接续行动,深入郁南县宋桂镇及佛山高明区的乡村与社区开展实践服务。队员们带着专业热忱与实干精神,在乡土间挖掘文化根脉,在社区里传递便民温度,以青春之力为“百千万工程”添彩,用行动续写基层实践的生动篇章。

“绘创造美”突击队:22㎡主题墙绘扮靓茆岭村

7月8日,“绘创造美”突击队完成郁南县宋桂镇茆岭村入口主题墙绘创作。该墙绘总面积达22㎡,聚焦当地荔枝与火龙果特色产业元素,历时7小时(含前日基底处理)完工。创作中,队员采用渐变晕染手法增强果实立体感,并以丙烯颜料提亮火龙果鳞片,生动呈现日光下的动态光泽。

当日气温达36℃,宋桂镇团委书记到场慰问队员并送来清凉饮料。墙绘完工后,突击队成员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合影留念,这幅融合产业特色的墙绘成为茆岭村一道新的风景线。

“宋桂星光”突击队:政策宣传与调研赋能精准帮扶

7月7日至8日,“宋桂星光”突击队12名队员深入郁南县宋桂社区、茆岭村、凤塘村,开展资助政策调研与摆摊宣传活动。队员们走进村委及农户家中,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走访等方式,详细了解当地学生及家长对资助政策的知晓度、申请情况及实际需求,收集到多项政策落实的意见建议。

同时,团队在社区设点摆摊,通过发放政策宣传扇、现场答疑等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群众对资助政策的知晓率,更为相关部门优化政策、精准帮扶提供了一手资料,助力保障村民“知政策、得帮助”,也增强了队员的社会责任感。

“遗脉相承”突击队:青年夜校传承非遗技艺

7月8日,“遗脉相承”突击队8名队员分赴郁南县千官镇、都城镇,开展“青年夜校”活动,分别开设扭扭棒与扎染课程。

都城镇青年在扎染课程中,以双手赋予布料独特纹理,既传承古艺又融入现代审美,让扎染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彩;千官镇青年则通过扭扭棒创作,经巧缠精塑制成色彩艳丽的花束,作品红似火、粉如霞、紫如梦,每朵都承载着独特情感。活动不仅助力两地青年了解、传承非遗技艺,更让扭扭棒花束成为传递温暖的载体,成为当地青春实践的亮丽风景。

“服满乡村志愿服务”突击队:非遗夏令营在苏村开营

7月8日,“服满乡村志愿服务”突击队在佛山高明区苏村村党群活动中心举行“苏村——‘艺’起成长夏令营”开营仪式。30余名小朋友通过制定共同契约、参与破冰游戏等环节快速融入集体。

开营后,团队首设非遗课堂,介绍百衲衣知识并延伸至拼布、布贴画制作,锻炼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动手能力。下午,丝网印刷与非遗绒花课程接续开展,小朋友们不仅制作出融合苏村锦鲤文化IP的丝印作品,还以扭扭棒创作手工艺品。团队以“非遗+在地文化”模式推广非遗技艺,将家国情怀与传承信念根植于孩子心中。

“巧手筑梦”突击队:多元课程丰富社区儿童暑期生活

7月8日,“巧手筑梦”突击队组织的社区儿童非遗手工教育夏令营持续推进。上午,“小小AI探索家”活动带领孩子们初步接触科技知识;“纸筒变变变”课程结合昆虫科普与手工制作,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下午,非遗竹编课上,孩子们亲手编出灵动小鱼,感受传统技艺的温度;“我的身体会唱歌”活动则以创意节奏点燃孩子们的艺术热情。全天课程融合科技、自然、非遗与艺术元素,为孩子们提供多元体验,助力其在实践中求知成长,为社区非遗传承注入童真活力。

“绘创造美·夏令营”突击队:课程浸润助力儿童成长

7月8日,“绘创造美·夏令营”突击队持续开展活动。上午的“我是小小志愿者”课程中,孩子们通过障碍挑战赛体会互助精神,并以绘画形式深化对志愿精神的认知;书法课上,孩子们在书写“人”字的过程中,领悟到相互支撑与方正做人的道理。

下午,“小昆虫科普+纸筒手工”课堂接续进行。队员们先为孩子们讲解昆虫知识,再引导其利用废弃纸筒制作昆虫手工作品,将科普、环保与创意有机融合。活动中,孩子们在实践中感悟担当、浸润文化、激发创造,收获了知识与成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欧阳丽娇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0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