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邱静玉 彭璐 林森),七月骄阳炙烤着湘中大地,邵阳县真如庵村的豆田里,一群身着蓝色马甲的大学生志愿者正俯身劳作。豆大的汗珠从邵阳学院“油香药馨”志愿服务团队成员晒得通红的脸上滚落,浸入脚下的黄土,与手中的大豆种子一同埋进土壤。在真如庵村村委会的统筹下,深入田间支援农户抢抓农时,助力大豆播种。
田间课堂:汗水浇灌“青春豆”
清晨9点,团队成员已集结完毕,跟随村委会干部前往缺劳力的农户家中。刘大伯家的豆田因去年旱情耽误了播种期,土壤板结严重。志愿者们挥动锄头刨开土窝,仔细控制行距至45厘米,均匀点播豆种,再以细土覆盖。尽管衣衫湿透,动作却未停歇。农户刘大伯感慨:“这些娃娃懂技术、肯吃苦,真是帮了大忙!”。
图为团队成员种植大豆时拍摄
技术赋能:从“种得好”到“种得巧”
“油香药馨”团队充分发挥农学、药学专业优势,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田间实践:科学种植指导方面,针对土壤墒情,提出“浅播深覆土”技巧,确保种子透气性与保水性平衡;套种模式推广方面,借鉴双井村“油茶+中药材”的成功经验,建议农户在豆田边缘试种黄精、玉竹等耐阴药材,实现“一地双收”;可持续农技普及方面,向农户强调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重要性,减少土壤污染风险。村支书表示:“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劳力,更打开了农户的种植思路。”
图为和农户、村支书交流时拍摄
青春答卷:在泥土中读懂中国
对于00后志愿者而言,这次经历弥足珍贵:“从未如此真切地理解‘粒粒皆辛苦’。”夕阳西下,田垄间新播的豆种静待萌发,而青年学子也在汗水中完成了对乡土中国的生动认知——正如团队成员在日记中所写:“种子向下扎根,我们向上生长。”
图为播种大豆时拍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邱静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