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关爱乡村儿童成长,助力河南乡村教育发展,2025年7月5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一亩良田,万亩花开”暑期社会实践队抵达河南省周口市付井镇兴华小学,开展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实践队以“拓宽视野、激发兴趣、播种希望”为宗旨,致力于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活力。
初抵兴华学校,实践队便受到校方的热烈欢迎。在参观校园、了解学校硬件设施、生源结构及教学现状的过程中,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乡村教育资源的不足,但更被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所打动。“一亩良田育桃李,万亩花开满天下。孩子们纯真的眼神,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队员们纷纷表示。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盼,坚定了队员们倾注真情、全情投入的决心,立志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用心播撒知识、用爱浇灌梦想。
图为队员们来到学校后吃第一顿饭
7月6日,实践队召开全体会议,对教学工作周密部署,核心聚焦课程的科学性与学生安全。针对兴华学校涵盖小学至初三多学段的特点,实践队迅速行动,将各年级划分为独立班级,并为每班配备一名班主任。班主任们第一时间与年级老师沟通,深入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知识需求和薄弱环节。
图为实践队员们召开会议,科学部署教学安排
基于前期调研形成的精准“需求画像”,实践队充分发挥队员专业特长与个人优势,着手设计兼具针对性与趣味性的教学计划。队员们精心备课、制作教具,力求因材施教、寓教于乐。除基础学科辅导外,团队特别准备了心理健康教育、趣味美术、音乐启蒙等丰富的素质拓展课程,旨在全面激发学习热情,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
7月7日,支教课程正式开启。队员们迅速融入角色,与孩子们建立起信任纽带。在心理课堂上,互动游戏和绘画表达引导孩子们认识自我、表达情绪;美术课上,一幅幅童趣盎然的自画像诞生,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创造的喜悦;音乐课堂中,吉他的旋律牢牢吸引着孩子们专注的目光,艺术的种子悄然播撒。
图为实践队员为孩子们带来生动的音乐启蒙课
开课初期的良好反馈,为实践队注入了强大信心。孩子们对新颖的课程内容和年轻老师的授课方式展现出浓厚兴趣。“万亩花开”的愿景,始于足下的扎实耕耘。实践队全体成员表示,在接下来的支教时光里,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上好每一堂课,关爱每一位学生,努力让知识的清泉滋润心田,让希望的阳光照亮前路,期待在孩子们心中深埋的梦想种子,未来能绚烂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晏寿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