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的山雾里,我们遇见了最动人的课堂

发布时间:2025-07-12 16: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7.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清晨的湖雾镇还笼罩在薄雾中,教室里却已传来琅琅书声。这是一堂关于历史、诗歌与科学的课,更是一场关于爱与希望的对话。当知识的种子落入童真的土壤,教育的回响便在山间悄然绽放…

当历史遇见童真

“老师,兵马俑真的和真人一样高吗?”

“唐朝的小朋友也要背这么多诗吗?”

当秦朝的万里长城、大唐的盛世繁华从课本走进山村课堂,历史突然变得鲜活起来。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争论着“秦始皇是不是很凶”,用好奇的眼神想象着长安街头的热闹景象。在这间简陋的教室里,千年的时光仿佛被压缩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激起阵阵涟漪。

教育最动人的时刻,莫过于看见历史的星火在孩子眼中点亮。

诗意的种子,在任何土壤都能生长

“山里的雾是不是和西湖的雨一样美?”

当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遇上湖雾镇的山岚,诗歌不再只是课本上的必背篇目。孩子们用方言诵读着千古名句,争论着“淡妆浓抹”到底是什么意思。没有西湖,但这里有雨后初晴的山岚;未曾见过西子,但孩子们说:“我们的山雾,也是仙女的裙子!”这一刻突然明白:诗意的领悟,从来不需要特定的场景。只要用心感受,一草一木皆可入诗。

科学的星光,照亮山间小路

“屠呦呦奶奶是怎么发现青蒿素的呀?”

当科学家的故事以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娓娓道来,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似乎也不再遥远。有个男孩课后偷偷告诉我,他以后要发明“更厉害的药”,治好奶奶的关节炎。看着他认真的表情,突然相信:今日种下的科学种子,或许就是明日改变世界的力量。

教育,是双向的成长

放学时,山风裹着青草香涌入教室。孩子们奔跑的背影渐远,而黑板报上粉笔画的杜鹃花依然鲜艳。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湖雾镇的日子,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心灵的倾听者。每一次课堂互动,每一次课后谈心,都在印证:爱与教育,是跨越山海的回响,是春天最固执的宣告——只要有人播种,就一定有破土而出的希望。(通讯员:钱泓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