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视”界,温暖童心 ——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艺”起“童”行社会实践团队点亮特教儿童的艺术梦

发布时间:2025-07-12 21: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5.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朱远昊)为响应国家“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号召,6月24日,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艺”起“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着艺术的力量与青春的使命,走进绍兴市上虞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启了一场以艺术为桥梁、连接特教儿童心灵的温暖实践。

▲图为实践队在上虞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调研。徐姜文 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殊教育事业日益受到重视,从“支持”到“办好”,再到二十大强调“强化普惠发展”,体现了国家对特教儿童的深切关怀。带着这份责任与热情,“艺”起“童”行实践团队的成员计划通过教学与手工的融合、艺术与教育的融合、特殊与普通的融合,探索出艺术赋能特殊教育的路径。团队一行受到了上虞区特殊教育学校郑佳燕副校长的热情接待,在郑校长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参观了校园环境,深入了解学校概况,并重点掌握了授课对象的身心特点、学习能力和教育需求,为后续课程设计打下基础。交流中,郑校长分享道:“我国特教儿童数量规模庞大,但学前教育教师和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才仍然匮乏”。

▲图为实践队对上虞区特殊教育学校郑佳燕副校长进行访谈。陈成松 供图

深入校园的实地调研,让年轻的大学生们深受触动。特教老师们日复一日的默默奉献与耐心陪伴,其过程的艰辛与不易令人动容。而孩子们在互动中展现出的那份纯真创造力和炽热情感,更是深深触动团队成员的心。他们虽与普通学生不同,却同样拥有感知美、表达美的渴望与潜力。

▲图为实践队实习调研和互动交流。沈政 供图

带着这份珍贵的触动与详实的调研成果,“艺”起“童”行团队明确了下一步行动计划:他们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巧妙融合色彩、图形魅力乃至人工智能技术,将红色文化故事转化为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视觉作品开展艺术美育课程。通过引导孩子们欣赏这些作品并参与手工制作,团队希望让红色文化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孩子们心田,让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以艺术化的方式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实现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图为实践队美育课程。徐姜文 马玮蔚供图

艺术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跨越语言与认知的藩篱,直抵心灵深处。“艺”起“童”行团队坚信,通过艺术与红色文化的交融,定能为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带去更多的温暖、希望与自信,点亮他们心中独一无二的梦想之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8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