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火筑梦科普队的志愿者“锌”火筑梦科普队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吴雨萱、唐文杰、梁明勝、李新媛、陈萌、曹敏琳、付文吉、杨桂英) 七月的衡南县近尾洲镇,暑气蒸腾却挡不住孩子们求知的热情。衡阳师范学院“锌”火筑梦科普队的志愿者们带着精心设计的课程走进蒸市初级中学,用特色科普、音美体融合、跨学科浸润的多元课堂,为乡村青少年送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长盛宴”。
“快看!污水真的变清了!”在《自制净水器》实验课上,孩子们围着简易滤水装置惊呼。志愿者杨桂英一边演示活性炭、石英砂的过滤原理,一边讲解“污水治理”的环保知识:“就像我们的家乡湘江,也需要这样的‘净化魔法’哦!”这堂融合化学实验与生态保护的课程,是科普组的“王牌”,让抽象的科学原理变成可触摸的实践。
▲图为“锌”火筑梦科普队的志愿者彭俊帅在环保科普行上进行净水器演示
每天课前的“十分钟环保之旅”更是成了孩子们的期待。志愿者用动画短片讲“垃圾分类”,用小故事说“秸秆禁烧”,还邀请孩子们分享家里的“节能小妙招”。“以前奶奶总把菜叶丢进池塘,现在我知道要堆成肥料啦!”八年级学生冷壹一的话,道出了课程的实效。
▲图为“锌”火筑梦科普队的志愿者尹金光在八年级开展课前的“十分钟环保之旅”
科普不局限于课堂。“我是环保小卫士”情景剧中,孩子们扮演“塑料瓶”“大树”,用夸张的表演演绎污染的危害;“村村响——低碳小喇叭”里,“小小广播员”罗诗诗对着话筒播报:“科学施肥能让土地更健康,大家别再乱撒农药啦!”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科学与环保的种子正在悄悄发芽。
▲图为“锌”火筑梦科普队的志愿者吴雨萱带领八年级学生罗诗诗于村委会进行“村村响”科普广播活动
在“科技赋能,青言绿语”环保辩论赛上,孩子们围绕“科技发展对环保利大于弊吗”展开激烈辩论。“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让大家吃饱饭,这不就是科技的好处吗?”“可是工厂排污会污染河流啊!”唇枪舌战间,不仅锻炼了思维,更埋下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图为“锌”火筑梦科普队的受助学生正方辩手陈子兰发言
“锌”火筑梦科普队志愿者还通过组织“科学家的职业梦想”主题班会,讲述钱学森、屠呦呦等先辈的爱国事迹,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课堂。“原来屠奶奶研究青蒿素那么辛苦,我也要像她一样坚持追梦!”六年级学生夏嘉璐在日记里写道。
▲图为“锌”火筑梦科普队的志愿者二班副班主任李雨凡在班会课上分享科学家的职业梦想
从实验室里的奇妙反应到田埂上的环保宣讲,从歌声里的科学密码到操场上的欢声笑语,“锌”火筑梦科普队用多元课程为乡村青少年搭建了成长的阶梯。正如志愿者杨桂英所说:“我们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播下科学的种子、艺术的种子、爱国的种子,让它们在孩子们心里慢慢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雨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