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河南周口沈丘县付井镇一所乡村小学的教室里童声清脆,笑语飞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一亩良田,万亩花开”暑期社会实践队为当地孩子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通话推广活动。队员们别出心裁地以“绕口令”为切入点,将趣味性与实用性巧妙融合,在欢声笑语中助力乡村孩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队将绕口令作为核心教学载体。课堂上,主讲队员率先示范,“板凳宽,扁担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从简单的“四是四,十是十”起步,逐步挑战难度更高的句子。孩子们兴趣盎然,或认真跟读模仿,或踊跃上台展示。一次次“舌头打结”的窘态与成功挑战的喜悦交织,原本枯燥的发音练习变得妙趣横生,课堂气氛异常热烈。
图为实践队员在兴华小学带领孩子们挑战绕口令
绕口令教学并非孤立进行。团队巧妙地将常用字词学习融入其中。围绕绕口令中出现的“板凳”、“扁担”、“买卖”等词汇,队员结合图片、实物和日常场景,进行清晰讲解,并引导孩子们组词造句。同时,实用的问候语、课堂用语和常见物品名称也被纳入教学内容,确保所学即所用。在互动游戏环节,孩子们积极运用新学的词汇进行表达,语言自信显著提升。
图为实践队员耐心指导一年级同学发音
图为实践队员与小朋友互动练习绕口令《布与裤》
本次活动通过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绕口令形式,有效激发了乡村儿童学习普通话的内在热情,精准提升了他们的发音清晰度和语言表达能力。队员们将语言的“趣味性”与“实用性”紧密结合,为乡村小学的普通话推广注入了新活力。字正腔圆,方能通达四方;语同音近,心手相连业方兴。此次推普实践,正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子响应国家号召,发挥专业特长,为乡村人才振兴与文化振兴铺设坚实语言基石的有力行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晏寿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