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工程学子三下乡:探石箱子遗址奥秘,解锁村史尘封记忆

发布时间:2025-07-10 21:1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田维甲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袁锐锋、田维甲)为深入了解青场镇海寨社区的村史和历史文化,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二队的志愿者们于2025年7月8日上午走进青场镇海寨社区,探寻当地的村落传说——石箱子。此次活动旨在了解并记录下海寨村的历史,保存海寨村的宝贵历史记忆。

(图为志愿者们探访石箱子合影)

志愿者们去往石箱子进行实地考察。通过采访当地村民,得知为响应国家政策修建高速公路,石箱子已经被填平并且种上了庄稼,所以志愿者们并未见到石箱子。

(图为原石箱子所在地)

(图为修建的高速公路)

志愿者们也拜访居住在石箱子附近的村民。通过村民口述历史,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一些有关于石箱子的历史。石箱子原是丰收组的天然鱼潭,曾盛产清邦鱼、五色鱼等丰富鱼种;志愿者们问到有什么关于石箱子的真实事件,村民讲诉村民主花咡在解放前夕用石灰捕获3箩筐鱼的故事,印证了这里昔日的生机,除此以外,村民还给志愿者们讲述石箱子金杯银碗的传说——古人吴氏借碗具时不慎坠入深潭,三日后方归,但因后人归还破损碗具,石箱子再不肯出借宝物,留下"诚信为本"的古老训诫。

(图为志愿者们采访居住在石箱子附近的居民)

此次深入海寨村的实践活动,让志愿者们得以深刻体悟到了历史文化传承所蕴含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这不仅是时光的印记,更是需要代代守护的精神家园。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感悟,志愿者们明确了未来的方向:他们将更加系统地挖掘、整理海寨社区散落的历史文化碎片,无论是口述史料、风物遗迹还是传统技艺,都将被用心记录与保存。同时,志愿者们立志通过生动鲜活的形式,如影像记录、故事讲述或社区展览,积极担当起文化传播的桥梁,将这些宝贵的历史记忆与独特魅力,有效传递给更广大的年轻群体,唤起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珍视,共同守护这份不可再生的精神财富。

通讯员 袁锐锋 田维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田维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8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