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庙两岸根相连,芗音十载情相牵

发布时间:2025-07-10 13: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戴雨欢 丁仕杰 陈希 林姝妤   阅读 394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集美大学“影焕闽台”实践队为领略两岸同根同源的民俗交融与历史印记的独特魅力,走进漳州市东山岛天后宫和关帝文化产业园进行调研。

踏迹天后宫,探源民俗彰同根

近日,“影焕闽台”实践队前往天后宫进行参观。在天后宫,实践队通过庙前的碑文了解到,东山天后宫的妈祖绕境巡安、分灵仪式等传统活动,与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俗在仪式流程、文化寓意上高度契合。这些民俗活动在海峡两岸都广为流传,它们呈现了闽台两地自古以来在文缘和地缘上的紧密联系,生动展现出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俗的文化认同。

图为实践队在天后宫前记录打卡

“走进天后宫,我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闽台之间这些相似的天后信仰及其相关活动,既印证了闽台血脉相连的宗亲情感,也为两岸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实践队队员林姝妤深有体会。

循踪关帝园,研习芗剧筑连心

同日下午,实践队追随习总书记足迹,来到关帝文化产业园参观学习。习总书记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依托关帝祖庙文化资源,发展成了集文化展示、民俗体验、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据了解,每年6月,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都会在此如期举行,目前第34届关帝文化旅游节正热烈举行,吸引了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地诸多的信众和游客前来参与。

实地走访过程中,实践队注意到福建省龙海市芳草芗剧团也参与了此次关帝文化旅游节表演。漳州芗剧与台湾歌仔戏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均起源于漳州锦歌等民间艺术。在戏台幕后参观时,剧团中一位学徒热情地为实践队介绍了芗剧的表演服饰。“根据状元、皇帝、将军等不同角色的个性,芗剧表演服饰都作了设计上的区分,通过盔头、袍袖等细节来体现角色的性格特点。”这位学徒分享道。

谈及加入剧团的原因,他说:“作为闽南人,我从小就受到芗剧的熏陶,对它产生了深深的喜爱。因此,我来到芳草芗剧团以学徒身份进行更专业、系统的学习。在剧团的学习安排很满,除了学习芗剧唱法,我还要学习化妆、武打等基本功,每天跟着剧团在不同的剧院连轴转。虽然很辛苦,但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学了解更多和芗剧有关的知识,为两岸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图为剧团学徒向实践队介绍芗剧表演服饰

此外,实践队还向剧团学习了一些基础表演动作,通过切身实践来体会芗剧的独特魅力。剧团成员一边向队员们详细讲解动作要点,一边亲自示范:“男女角色站地与走路的动作都有细节上的区别,例如女生的手势通常以兰花指为主,男生则用剑指;走路时的步伐也不一样,分为小碎步和大步走……”

“这次体验非常有趣,在学习戏剧动作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了漳州芗剧的魅力。我相信这样富有文化魅力的民俗活动,能够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搭建起新的平台,让闽台两地融得更深,走得更远。”实践队队员丁仕杰表示。

图为实践队向剧团负责人学习芗剧表演动作

通过此次调研学习,实践队对闽台两岸之间的文化联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信仰相袭,习俗相近,共同的文化渊源铸就了闽台民众之间浓厚的感情。“行而不辍,履践致远。”集美大学“影焕闽台”实践队将继续以文化为媒、以实践为径,推动海峡两岸的共同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彩。(通讯员:戴雨欢 丁仕杰 陈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姝妤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