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探秘传薪火 童心共筑文化梦——湖北文理学院“数智织梦”志愿服务队开展社区非遗传承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0 13:2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曾梦雪   阅读 6.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77在襄阳市樊城区米公街道朝虹社区活动室内,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正在上演。湖北文理学院“数智织梦”志愿服务队以脸谱绘画、植物拓染、剪纸三大非遗技艺为载体,带领20余名社区儿童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传统文化之旅。这场活动不仅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更在童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脸谱绘心:色彩密码里的忠义传奇

活动在志愿队队员吴晨星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拉开帷幕。聚焦脸谱艺术,她巧妙地以家喻户晓的“三顾茅庐”为引,将孩子们带入那个风云激荡的三国世界。刘备面如冠玉的仁德、关羽赤面长髯的忠义、张飞黑面虬髯的豪勇、诸葛亮羽扇纶巾的睿智……一张张性格鲜明、造型独特的脸谱,在生动的故事中跃然眼前。“为什么关公的脸像红彤彤的太阳?”面对孩子们天真的提问,吴晨星笑着解密:“红色,是赤胆忠心的象征,是勇猛无敌的光芒!黑色,则代表刚直不阿,是豪迈粗犷的力量!”孩子们托着小脸,眼睛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仿佛那些抽象的符号与色彩密码第一次如此鲜活地跳进了他们的世界。故事点燃了热情,实践环节则让孩子们化身小小“脸谱师”。在志愿者们细致的指导下,孩子们屏息凝神,小手紧握画笔,在空白的脸谱模具上谨慎落笔,一笔一划,认真临摹着那些传承千年的经典样式,粗犷的线条、对比强烈的色彩在他们的笔下逐渐焕发出生命的神采。专注的眼神里,是对这份古老艺术最真挚的敬意与模仿的乐趣。

图为吴晨星为小朋友们讲解非遗脸谱。杨超 供图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绘制的脸谱作品。杨超 供图

植物拓染:定格自然的诗意

非遗的探索之旅旋即又转向了充满自然气息的植物拓染。吴晨星再次化身魔法师,抛出一个充满童趣的问题:“怎么把树叶和小花的美丽,‘变’到我们的布上呢?”孩子们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小脑袋纷纷凑近。只见她将精心挑选的叶片仔细粘贴在洁白的帆布上,覆盖胶布固定,然后用小锤子温柔而富有节奏地敲打。“咚咚锵锵……”,锤子落下的声音起初零星,很快便此起彼伏,汇集成一曲欢快而独特的自然打击乐。孩子们目不转睛,看着叶脉的纹理、花瓣的形态、草木的汁液,在轻柔的敲击下,一点一滴、清晰无比地“跑”到了布料上,拓印出一幅幅独一无二、带着草木清香的天然画卷,惊叹声如涟漪般在教室荡漾开来。实践环节,教室俨然成了一个小型自然艺术工坊。孩子们早已在社区小花园里寻觅好了心仪的花草叶片,此刻,他们化身为小小设计师,认真构思图案的搭配布局。看着自己亲手采集的叶片、花瓣,将其最本真的色彩和脉络永恒地留存在布面上,专注的小脸上洋溢着发现自然奥秘和创造美的纯粹喜悦。这一刻,自然之美与童真创意完美交融。

图为孩子们进行植物拓染的场景。张丰舒 供图

纸上生花:红纸剪出的童真梦想

非遗探秘的第三站,是喜庆热烈的剪纸世界。吴晨星引导孩子们用铅笔在折好的红纸上轻轻勾勒出简化的线条,或是可爱的动物轮廓,或是象征吉祥的纹样。“咔嚓,咔嚓……”,当小剪刀沿着线条游走,红纸碎屑如花瓣般飘落,复杂的图案在孩子们手中如同被施了魔法般,层层叠叠、栩栩如生地“绽放”开来!剪纸区域瞬间成为一片红色的欢乐海洋。

图为孩子们展示剪纸作品。方紫涵 供图

活动尾声,社区的活动室化身为一个童趣盎然的非遗成果展。孩子们兴奋地簇拥在一起,叽叽喳喳,小脸通红,酒窝里盛满了笑意。他们举着自己作品,迫不及待地向伙伴、志愿者和闻讯而来的家长分享创作的奥秘与自豪。这场匠心独运的“非遗探秘”之旅,如春风化雨,巧妙地将古老深邃、看似遥不可及的技艺,转化为孩子们指尖可触摸、心灵可感知、过程充满欢笑的鲜活游戏。“数智织梦”志愿服务队的青年志愿者们,以青春的热情与智慧为火种,点亮了非遗传承的灯火,让京剧脸谱的浓烈油彩、植物拓染的草木芬芳、剪纸艺术的镂空光影,深深烙印在孩子们的童年记忆里,成为他们文化基因中无法磨灭的鲜活印记,这印记是种子,深埋心田,静待未来破土而出,枝繁叶茂。

通讯员:曾梦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梦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2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