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荔枝,身外是张花红被,轻纱薄锦玉团儿,入口甘美,齿颊留香世上稀。”斗门御荔园内荔香满园,700余棵百年古树见证丰收盛景,斗门御金球等拥有国家地理标志的优质荔枝集中上市。但传统销售渠道承压,优质荔枝面临损耗风险。获悉此况,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珠湾青云实践团(以下简称珠湾青云实践团)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赴斗门破解销售难题,利用“新媒体+”助力培育可持电商发展基因。
图1:珠湾青云实践团与赵先生合照
“平地起高楼”:青创智慧筑起直播电商矩阵
御荔园负责人赵先生表示,目前销售渠道较传统,主要通过朋友介绍、批发等传统线下销售方式。平台电商方面,他们之前也考虑过,包括抖音、视频号直播这样。面对御荔园无基础、无设备、无经验的“三无”困境,珠湾青云实践团运用卓越的专业素养和组织能力,打响了一场“从0开始”的攻坚战。
图2:直播组成员合照
团队成员迅速磨合,化身专业主播。镜头深入挂满红果的荔林,通过现场采摘、试吃,生动讲解品种特性、口感和生态价值等形式,再辅以趣味互动和限时优惠,将御荔园荔枝的真实魅力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全国网友。而高效的物流协作,则确保新鲜荔枝能第一时间送达消费者手中。
图3:直播现场照
成效立竿见影:滞销果变“助农活水”
从7月5日首场直播的500元GMV,到7月9日单日GMV突破19000元,UV价值2.39。仅5天时间珠湾青云实践团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累计观看人数:30361人;累计成交金额:22129.4元;累计成交订单数:159件。
图4:7月9日直播数据图片
直播数据持续攀升。这不仅有效缓解了果园的燃眉之急,为线上渠道的拓展铺就了一条可持续的销售路径。
同时,珠湾青云实践团乘风借势,利用直播带货流量,联合御荔园推出了“直播间粉丝免门票入园摘果”等一系列优惠福利,吸引了广大周边游客入园消费,直接推动了旅游消费链条延展。这些举措既提升了自身吸引力,也带动了斗门旅游及特色农产品销售,为乡村旅游赋能,成为传递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
直播间通过福袋送出免费的荔枝试吃装,延长了观众停留时长、带动了荔枝销售转化,把“流量”变“留量”,这种契合文旅消费新趋势的模式,为御荔园注入了发展动能,有效避免了佳果滞销、巨额损失,更让其荔枝首次大规模“走出”斗门,直达全国消费者的果盘。
团队成员为御荔园设计了特色农产品包装并打造了文创产品ip,成为连接农产品价值提升与文旅体验深化的重要纽带,加深大众对岭南佳果的认知度,助力荔枝产业升级和斗门文旅融合发展。
图5:荔枝IP图片
“金果子”效应:小荔枝链动乡村大未来
赵先生表示:“原本以为直播只是架起个手机而已,但是看到这帮大学生的直播间才知道直播远不止这么简单,真的要一帮团队才能完成,这群大学生真的很专业!”助农直播远不止一场“救急行动”,珠湾青云实践团的核心目标是为御荔园乃至整个斗门植入可持续生长的电商能力。
图6:直播组成员与赵老板、御荔园游客合照
团队的行动不仅直接带动增收保产、有效避免损失,更在多维度上赋能乡村振兴——通过电商新渠道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凭借专业培训激活乡村人才发展的内生动力,依靠荔枝品牌凝聚乡村发展的核心引擎效应。一颗小小的荔枝,正通过大学生的智慧与实干,为珠海斗门乡村地区串起了一条融合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的新型产业链。
珠湾青云实践团利用“百千万工程”平台推动农产品电商化,打造“可复制、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极大延伸了传统农业的价值链条。“御荔园模式”也得到边村镇的关注,一颗具有广阔前景的“金荔枝”将催开更多产业之花、希望之花,照亮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