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彭婷 涂文凤 朱佳丽)为深入了解基层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治理创新实践,7月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爱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先后前往任弼时红军学校和弼时村开展专题调研。
在任弼时红军学校,教研室主任范丹介绍了红色讲解员的培养机制。学校通过“班级—校级—纪念馆”三级选拔体系,每年9月至10月从各班选1至2名学生,经校级竞赛后,优秀者进入讲解员社团,每周接受2节培训课。“馆校共建”是主要特色:纪念馆金牌讲解员定期入校指导,学生赴纪念馆研学,优秀者可获一对一交流机会。此外,该校通过“线上线下清明祭英烈”等活动带动家长参与,形成家校联动红色教育模式。学生讲解员在校内传播“骆驼精神”,还走进范氏宗祠等场所进行讲解,助力区域红色文化传播。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范丹进行访谈
随后,实践团调研组前往弼时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范彬介绍了“三员一制”治理形式在弼时村的推行情况,说明了网格员在政策传递、信息沟通上的作用,并分享了该村志愿者的建设情况。
▲图为范彬向实践团成员介绍情况
此次调研不仅为观察基层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也为青年学子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平台。实践团将梳理调研成果,探索校村协同传承红色文化、优化基层治理的合作路径,助力推动红色文化与基层治理的融合发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薛佳宇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