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花葛”岭南特色文创实践团Day2:深探党群连心枢纽,丈量九曲河畔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09 23:4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鸿彬   阅读 4.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李鸿彬)2025 年 7 月 6 日,“花葛” 岭南特色文创实践团怀揣着对基层文化与治理的探索热情,踏上了第二天的实践之旅。首站抵达党群服务中心,在村委工作人员梁媚君的热情引导下,实践队师生透过服务大厅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党建活动室里凝聚的党群智慧,以及会议室中策划的民生活动,触摸到基层治理的脉络。第二站抵达九曲河边,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成为师生们解码当地文化基因的珍贵文本,为这场兼具实践深度与文化温度的调研拉开了序幕。

前往党群服务中心

2025年7月6日,“花葛”岭南特色文创实践队首先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在这里,村委工作人员梁媚君热情地向师生们介绍了党群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日常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在服务群众、推动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图为采访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

▲图为团队成员了解当地发展历史

团队成员参观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情况,在服务大厅里,工作人员专注地为居民办理业务,耐心解答疑问,用标准化的服务流程,高效完成各项事务,让居民满意而归。在办理业务时,他们熟练地操作着电脑,严格按照规范流程,以高效的工作效率为居民排忧解难。

▲图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工作场景

团队成员通过参观服务大厅、党建活动室、多功能会议室等场所,师生们直观感受到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党和群众 “连心桥” 的重要作用。门口坑村党群服务中心定期组织的党群活动,精心策划每一个环节,从活动宣传到现场组织,都凝聚着工作人员的心血,成功拉近党群距离。工作人员梁媚君还分享了许多党群互助、社区共建的温暖故事,让师生们对当地浓厚的党群氛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党建中心

踏入服务大厅,墙上陈列的当地风土人情宣传册、党群工作纪实资料很快就吸引了团队成员目光。梁冬冬老师立刻组织学生围聚过来,轻声说道:“这些资料是了解当地的重要窗口,大家先分组阅读,重点标注出特色民俗、党群服务亮点。” 在老师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分成几个小组,有的专注研读介绍当地开展特色活动的图文资料,有的仔细翻阅记录党群合作帮扶案例的手册。

▲图为指导老师领学

九曲河调研

深入基层调研,共探发展之路。离开党群服务中心后,团队成员沿着蜿蜒的小路,来到了九曲河。河畔微风轻拂,芦苇摇曳,一幅自然和谐的水乡画卷徐徐展开。刘杨老师指着波光粼粼的河面,向学生们说道:“九曲河不仅是门口坑村的自然景观,更是当地发展的重要脉络,大家要从生态、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去观察和思考,这就是我们深入基层调研的重要意义。”

▲图为调研九曲河

九曲河是门口坑村生态系统的关键支撑,它的河水滋养着周边的土地,让岸边植被繁茂生长;它还承载着门口坑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悠久的历史记忆,早已融入村庄的文化基因之中。

总结

“花葛” 岭南特色文创实践团在门口坑村的第二天实践,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起点,以九曲河为延伸,构建起一幅基层治理与自然发展的立体图景。在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与工作人员梁媚君分享的互助故事,让师生们见证了基层治理如何以 “连心桥” 的姿态凝聚民心;而九曲河畔刘杨、梁冬冬老师引导的多维度观察,则让大家理解了自然生态与经济文化如何在基层发展中交织共生。

从服务大厅的资料研读,到河畔与村民的实地交谈,实践队不仅收集了丰富的一手素材,更在行走中感悟到:基层发展既需要党群服务中心这样的治理枢纽,也离不开九曲河般绵延的生态与文化脉络。

▲图为团队成员大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鸿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