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赴双墩遗址公园开展文化大工程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5-07-09 23:4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邓浩宇   阅读 6.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进一步深化文化育人内涵,充分发挥考古遗址在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中的独特育人价值,扎实推进实践育人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引导青年学子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感悟民族智慧、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7月8日下午,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实践团队赴国家双墩遗址考古遗址公园参观考察,并开展“大工程里的思政课”之“中华文明探源”专题第一课。

活动伊始,大学生实践团队一行步入双墩遗址博物馆,便受到了馆长及专业讲解员的热情接待。馆长首先对师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带领大家步入展厅,简要而生动地介绍了双墩遗址震惊学界的重大考古发现、当前精心的保护利用举措,以及该遗址在揭示中华文明早期起源图谱中所占据的关键性地位,为同学们揭开了这处“文明高地”的神秘面纱。博物馆参观环节是实践团队此行的核心体验。在讲解员的专业导览和沉浸式讲解下,团队成员们驻足于一件件珍贵的出土文物前,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关于那些被誉为“中国文字起源重要线索”的神秘刻划符号的解读,赞叹于七千年前先民们精湛的陶器制作工艺,并通过这些实物遗存,尝试理解远古先民的社会组织结构、复杂的精神信仰世界以及可能具备的早期天文历法知识。

图为团队在双墩遗址博物馆前的合影

图为团队聆听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

实践团队一行对双墩遗址博物馆的热情接待和专业讲解表示衷心感谢。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国家双墩遗址正是当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理解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活态“大工程”与无字“教科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秉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办学宗旨,致力于构建“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专业探究”一体化的文化育人体系,着力打造“行走在文化大工程里的思政课”这一特色品牌。团队成员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牢记作为文化传承者的使命担当,“心怀敬畏,勤学笃行”,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阐释者和创新者。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文化传承教育深度融合。本次活动是学院精心打造的“大工程里的思政课”系列课程在文化传承领域的重要开篇。学院将持续组织师生深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标志性遗址、国家重大文化工程现场,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沉浸式教育活动,切实构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政工作新格局,不断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在文化传承维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合肥工业大学“赋能蚌埠乡村振兴、砼创新型时代模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浩宇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9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