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张学鑫 黄江北 王腾霓)2025年7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华水薪火传,南水北调行"实践队深入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禹州市,展开了为期一周的"水润中国"专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期间,这支华水师生团队,足迹遍布禹州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许昌管理处、颍河道虹西出口、神垕古镇、黄桥社区等地,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学习等形式,勾勒出"国之重器"与地方水生态、水文化的共生图景。
南水北调许昌段的科技内核与民生温度
在禹州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许昌管理处,实践队成员通过工程师以“志建南水北调,构筑国家水网”主题讲解,并结合倒虹吸宣传片直观了解工程走向、工程概况、工程建设过程、生态水质保护等一系列核心内容。工程师的介绍让队员们在数据中读懂工程的民生分量,这条横跨江淮黄海四大流域的"人工天河",在许昌段以12.7公里的输水干渠串联起城市水网,其工程量之大,承担使命之大,不仅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更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的伟大意义深深地印在每一个实践队员的心里。
实践队员正在认真聆听工作人员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讲解
在了解倒虹吸的基本内容之后,实践队来到了颍河道虹西出口处,在水坝之上,技术人员针对其工作原理和各项工程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近距离的观察下,让队员们对南水北调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加深了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伟大意义的理解。
黄桥社区蝶变背后的精神密码
之后实践队前往襄城县库庄镇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村黄桥社区,了解其移民精神。 村党支部书记金明涛热情接待,感慨地为实践队员们讲解了过去移民、带领社区“两委”班子流转闲散土地、发展集体经济、联系企业招聘、促进群众就业的往事。
实践队员正在认真聆听金明涛书记讲解移民往事
在库庄镇党委的支持下,社区党支部研究制定“强村富民”规划,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发展莲鱼共养项目,并依托该项目办起了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地丹江鱼为特色的农家乐。金明涛强调,建设智能化温室大棚、续建藕池2期项目、建立培育苗木基地……通过生产发展项目的实施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黄桥社区着力打造集种植养殖、特色餐饮、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种植业和生态观光旅游基地。
黄桥社区“两委”制定了科学发展规划,并一步步实施。如今,黄桥社区道路通畅,路灯明亮,行道树整齐有序,排水设施通畅,污水处理系统完备,家家户户通自来水、天然气,电网及通信网络畅通无忧,居民脸上喜气洋洋,满满的归属感与幸福感。实践队员们深深地意识到这何尝不是南水北调精神的完美诠释。
此次社会暑期活动,实践队员们走进南水北调,亲身感受到了南水北调背后的伟大与意义,深刻理解了黄桥社区的南水北调精神。 当把南水北调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当更多人开始思考水与城市、水与文明的关系,这场实践的价值才真正落地,这才是"华水薪火"的传承深意。在祖国的水脉上,青春正以实践之笔,书写着新时代的答卷,实践队员们会把实践成果转化为前进动力,为未来南水北调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提供力量。
实践队员在黄桥社区党群中心处的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腾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