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社会实践队走进宜昌,“匠心之光”照亮移民文化与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09 22: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灿炜   阅读 647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贺文翀 吴俊锋 张湘)砥移民智,铸青春魂。近日,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匠心之光”暑期实践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丁明霞、团委书记吴钐、辅导员申旭和李港的带领下,抵达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开启了一段浸润初心与使命的实践征程。此行不仅引领学子们深入体察三峡移民文化的厚重肌理,探寻乡村振兴战略铺就的发展新篇,还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政策。理论和实践紧密相结合,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匠心之光暑期实践队在许家冲干部培训基地合影(长江大学张湘 供图)

匠心之光实践队先前往许家冲干部培训基地。在当地讲解员的导引下,众人首站来到许家冲村村委会。立于污水处理厂观景台,同学们细听其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与恢弘的创建历程,于点滴间体悟环保事业在乡村振兴中“润物无声”的基石作用。

污水处理厂概况图(长江大学贺文翀 供图)

沿廊道徐行,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四块有关记录三峡移民安置生活的展板。廊道壁绘间,宜昌特色脐橙硕果盈枝,恰似当地经济蓬勃生长的生动注脚。“舍小家为国家、自力更生谋振兴、对口支援暖峡江、稳得住能致富”的移民精神,字字铿锵,令同学们心潮澎湃,感佩不已。

移步便民服务中心,实践队步入村民议事厅,共同观看三峡移民的发展历史。完备的基础设施、琳琅满目的乡土特产、暖心的老年保障体系,处处彰显着乡村建设的丰硕成果,让众人真切触摸到新时代乡村的鲜活脉动。

讲解员展示当地特色产品(长江大学吴俊锋 供图)

继而,实践队前往三峡移民博物馆。馆内千余件展品,从旧时居所、渔船渔具,到当地老者与果树相依的岁月故事,无不镌刻着三峡移民那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同学们穿行其间,恍若跨越时空,于斑驳光影中读懂移民群体为国家建设“舍家为国”的赤诚与担当。

此次实践之行,不仅让“匠心之光”的学子们对三峡移民文化有了直抵心底的感悟,更激励着他们将这份“家国情怀”与“奋斗精神”熔铸于心,在未来的求学与立业之路上,以匠心致初心,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续写时代华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灿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