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润心传古韵 童趣织梦绽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09 17:0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雪妍   阅读 2.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蒋志鹏 邬思莹),心语新愿凡匠天工实践团在绿谷中成功举办了一场独具特色的非遗与心理教育融合课程,以传统扇艺为载体,结合现代儿童心理学理论,打造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课程不仅让非遗文化在实践中得到鲜活传承,更通过沉浸式体验帮助孩子们提升社交技能,在协作与交流中收获真挚友谊。


童真课堂笑语盈 兴趣相投友谊生

课堂上,孩子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着老师的示范动作,阳光温柔地洒在孩子们红润的小脸上,教室里洋溢着温暖与欢乐的氛围。老师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参与互动,清脆如银铃的笑声不时响起,课堂仿佛成了一个充满快乐的“糖果罐”。随后,老师组织孩子们围坐成圈,通过“共同爱好发现”小游戏,鼓励大家分享彼此的爱好。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身边的小伙伴与自己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让原本拘谨的孩子也逐渐融入其中,主动参与交流。这一环节不仅打破了初识的隔阂,更为孩子们搭建起友谊的桥梁。

(图为活动照片,陈滋熹摄)

非遗纹样手中绽 童言笑语扇底生

孩子们手持素面团扇,在老师的指导下绘制传统纹样。他们互相协作,你添一笔金鱼尾,他补一朵芙蓉花,扇面渐渐变得绚烂多彩。绘制过程中,传统纹样成为孩子们交流的媒介,羞涩的对话随着创作的深入而自然流动。在解读纹样寓意时,老师巧妙融入传统文化中关于友谊的智慧,让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领悟社交的真谛。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摇动着满载祝福的团扇,非遗的清凉微风不仅驱散了初识的陌生感,更让传统文化成为连接童心的纽带。

(图为老师讲解图片,心语心愿宣传组摄)

(图为活动组成员与小朋友协作照片,心语心愿宣传组摄)   这场课程生动展现了非遗文化与现代心理教育的完美结合。借助团扇绘制与互动游戏,孩子们不仅体验了传统艺术的魅力,更在欢声笑语中学会了社交的“魔法”。这证明,最美好的相识,既能承载文化的厚重,也能充满童真的欢乐

(图为活动结束合照,心语心愿宣传组摄)

文字|蒋志鹏

图片|黄静瑜

一审|司徒安珮 二审|朱雪妍 三审|张运华 陈艳

供稿|邬思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方晓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