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阙月 报道)为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教育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实现教育帮扶与社会调研的双重实践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近日,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能之光”萤火绘梦志愿服务队出征黄冈市黄梅县古塔社区和大河镇太山村,开启了为期2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一方面,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为乡村学生打开知识新窗;另一方面,系统开展手机依赖行为调研,形成具有社会观察价值的研究成果。
人工智能学院团委书记余阳在送行过程中,鼓励队员们珍惜此次实践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服务中,展现武昌理工学院学子的精神风貌,为黄梅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增长才干。队员们身着统一服装,精神抖擞,士气高昂,带着满满的热情和责任感踏上征程。
“智能之光”萤火绘梦志愿服务队负责人与黄梅县古塔社区负责人进行交流
在黄梅古塔社区调研现场,团队负责人李鑫峰与社区管理者深入交流后,敏锐捕捉到两大痛点:公共文化设施老化难以满足需求,青少年课余教育资源存在显著缺口。针对这一情况,团队拟定以科技教育启蒙为核心,开展系列特色活动。不仅将前沿科技知识融入教学,还特别设计手机合理使用引导课程,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和使用手机。
“智能之光”萤火绘梦志愿服务队负责人与黄梅县大河镇太山村负责人进行交流
在大河镇太山村,团队发现当地农耕文化资源丰富,但宣传途径单一,且大量劳动力外流导致留守儿童增多,课余教育匮乏。为此,团队将以农耕文化为切入点,开设特色科技教育课程,让孩子们通过用智能设备记录农作物生长,感受科技与传统的融合。同时,队员们将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全面了解留守儿童手机使用习惯,深入开展手机依赖行为调研。
“智能之光”萤火绘梦志愿服务队成员合照
团队负责人表示李鑫峰:“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既为黄梅县古塔社区与太山村带来积极改变,也让队员深化专业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学以致用、回馈社会。”此次出征标志着“智能之光”志愿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未来,志愿服务队成员们将在黄梅古塔社区和大河镇太山村的土地上挥洒汗水,用青春和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实践篇章,为黄梅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也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增添一抹亮丽色彩。(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阙月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