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7月6日,湖南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湘信下乡团”赴湖南省益阳市清溪村周立波故居开展沉浸式实践活动,在历史脉络中探寻精神密码,以青春视角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初心,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
团队成员怀着崇敬之心踏访周立波故居,在青砖黛瓦间驻足凝视革命文物,于泛黄手稿前研读《暴风骤雨》创作背景。通过观摩生平展览、聆听历史讲解,成员们深入了解周立波先生以笔为戈的革命历程。在与当地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地依托周立波文学IP实施了一系列振兴举措。修复后的故居作为国家4A级景区核心载体,年均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有效带动了周边餐饮、零售等业态发展。这些真实存在的文旅融合案例,让成员们清晰看见“红色根脉”如何滋养“产业沃土”,读懂了红色文化与乡村发展融合的振兴逻辑。
图为团队成员在周立波故居内认真观摩文物
参观途中,一支旅行团与团队不期而遇,面对游客们对展馆路线、重点展区的问询,成员们化身“红色引路人”,结合导览图耐心指引参观动线,细致标注周立波生平展、文学创作区等核心点位。同时,成员们主动为游客提供摄影服务,在故居牌匾、经典场景前,通过镜头记录游客参观状态,协助收集乡村文旅宣传素材,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文旅发展贡献青年力量。游客表示:“这些大学生们很热情,感受到了他们对红色文化的热爱。”
图为团队成员为旅行团游客指引参观路线
此次团队肩负“红色电路行”微视频拍摄重任,将乡村振兴元素融入创作。以无人机为“空中之眼”,不仅俯瞰故居与青山交相辉映的画卷,更聚焦故居周边乡村风貌,展现红色地标与乡村环境的融合之美。主讲人立于展陈文物前,声情并茂地讲述周立波故事。地面拍摄组在聚焦展品细节之余,还捕捉了故居周边乡村景致,让历史记忆与乡村振兴的当下思考产生共鸣。团队成员表示,希望通过微视频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红色文化,关注乡村振兴。
图为团队成员操控无人机拍摄周立波故居全景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留恋
此次实践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更是红色精神与乡村振兴的对话。团队成员在触摸历史中坚定信念,在关注乡村发展中思考振兴使命。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传播,用影像展现“红色根脉”对乡村发展的滋养,让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征程中传承,革命薪火在希望田野上延续。(通讯员:张玳熔)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