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艺美院学生以红色绘画支教厚植乡村少年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5-07-09 00: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盘嘉荣   阅读 54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盘嘉荣)老师,天安门的屋顶为什么是黄色的呀?”“我想把五星红旗画得更鲜艳!夏日的乡村教室里,孩子们围着一幅幅初具雏形的天安门画作叽叽喳喳,湖南工艺美院的大学生志愿者正握着他们的小手,在画纸上勾勒出红色的印记。近日,一场以红色绘画为主题的支教活动,让革命老区的乡土课堂里飘起了墨香与家国情怀。

▲图为团队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安化县董木溪村委会的课桌上。铺开画纸、调兑颜料,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从认识五星红旗的五角星开始,一步步走进红色艺术的世界。“画天安门不仅是学画画,更是要让孩子们知道,这座建筑背后是无数先烈的奋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带队老师介绍,团队特意精选了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井冈山等具有标志性的红色意象,将绘画技巧教学与革命故事讲解相结合。

▲图为志愿者们和孩子们一起绘画

课堂上,志愿者杨志能一边示范画天安门城楼的飞檐翘角,一边讲述开国大典的历史:“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就在这里宣布新中国成立,从此我们有了自己的国家。”孩子们睁大眼睛,手中的画笔仿佛也多了一份郑重。四年级学生小李在画完天安门后,认真地在旁边写下“我爱中国”四个字,歪歪扭扭的笔迹里满是真挚。

▲图为志愿者杨志能带领孩子一同绘画

据了解,湖南工艺美院已连续多年组织“红色美育”三下乡活动。此次支教不仅为乡村孩子带去了艺术启蒙,更通过画笔搭建起传承红色基因的桥梁。志愿者们表示,将把孩子们的画作整理成画册,让这份红色记忆在乡土间持续传递。

▲图为孩子们绘画成果展示

夕阳西下,教室的墙壁上贴满了孩子们的作品:飘扬的红旗、庄严的天安门、笑容灿烂的少先队员……每一笔色彩都承载着童真与向往,每一幅画作都诉说着赓续不绝的红色血脉。这场跨越城乡的美育接力,正让家国情怀在少年心中悄然扎根,在乡土大地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盘嘉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