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胡芬芳、贺喜英)为激活益阳市清溪村“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共生基因,让“文绿”融合成为低碳共富的生动注脚,2025年7月11日至17日,长沙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环保创客”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清溪村,以二十一书屋为起点,探寻生态书乡的共富密码,为清溪村绘就“文绿”蓝图注入青春动能。
▲”环保创客”暑期社会实践团合照
清溪村的二十一书屋,是“文绿”交织的起点,也是书乡气韵的源头。实践团的探索,便从这片被绿意环抱的文化秘境开始。
二十一书屋:“书香满庭芳,树影入芸窗”
清溪村的二十一书屋风格各异,藏万册典籍于绿树环绕间,尽显“书香满庭芳,树影入芸窗”的雅致。这里既有立波清溪书屋还原的旧时农家场景,王蒙书屋再现的创作与电影场景,也有阿来书屋的藏族风情、迟子建书屋的北国元素,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书屋的“红绸”设计、作家出版社书屋的数字互动等,21座书屋各含独特文学魅力与文化内涵。
▲张炜清溪书屋
▲阿来清溪书屋
▲刘慈欣清溪书屋
▲贾平凹清溪书屋
▲艾青清溪书屋
▲毕飞宇清溪书屋
▲迟子建清溪书屋
▲曹文轩清溪书屋
▲散文诗清溪书屋
▲人民文学出版社清溪书屋
▲刘醒龙清溪书屋
▲刘震云清溪书屋
▲王耀文清溪书屋
▲王蒙清溪书屋
▲红色基因清溪书屋
▲作家出版社清溪书屋
▲儿童文学清溪书屋
▲莫言清溪书屋
▲立波清溪书屋
▲周立波廉洁文化馆
▲梁晓声清溪书屋
民俗工坊:“古法擂茶添野趣,一瓯清味绕书声”
村尾民俗工坊飘着擂茶清香,当地村民守“三生汤”(生姜、生米、生茶叶)的古法基底,添清溪野菊、薄荷调和口感,青石擂钵配电动研磨省人力。队员们看木杵起落间,翠色茶泥冲成清冽茶汤,这杯擂茶成了书屋访客标配,让村民多了营生,盛着乡土味与新生机。
▲团队成员体验擂茶过程
荷风湿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村东荷风湿地由废弃鱼塘改造,千亩荷塘“莲叶何田田”,木质栈桥穿塘而过,成了书屋“户外书房”。游客坐亭中读书,看“鱼戏莲叶间”,废水经湿地过滤后,竟能“清泉汩汩灌竹林”,队员检测得水质pH值8.2、余氯0.05mg/L。塘边光伏板“吸收日月精华”,为书屋供能,恰如“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绘就低碳画卷。
▲荷花景观
▲团队成员进行水质采样
结语
此行不仅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实践,更是对“文绿”共富的解码。清溪村以二十一书屋为笔,以山水为纸,写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注脚。“环保创客”的镜头里,有“墨香与荷香齐飘”,更有乡村以“文绿”融合书写振兴新篇的答案——原来最美的诗行,永远生长在生态与文化共生的土地上。(撰稿:胡芬芳 、贺喜英 图片:彭晨、罗新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贺喜英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