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山湖知行”实践队|探寻山都根脉 聆听英雄史诗
大学生云报7月8日讯(通讯员 高达裕 王玉辉)7月5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山湖知行”实践队在山都村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与精神寻访之旅。从宗祠古厝到烽火记忆,队员们触摸乡村历史脉络,对话家国情怀,在行走中深化对乡土中国的认知。
青石寻根,触摸千年宗族脉动
上午9时,实践队自仙都小学启程,首站探访承载山都村厚重历史的裴氏宗祠。在村委书记裴荣桂的支持下,队员们步入这座见证家族兴衰的古厝。雕梁画栋间,裴氏宗族迁徙的壮阔图景、严谨的家风祖训以及闽南传统建筑的飞檐翘角、精巧石雕,无不诉说着血脉传承的坚韧与智慧。
图为实践成员于裴氏宗祠合影,吴欣瑜\摄
更添温暖的是,三名仙都小学学生主动化身“小向导”,引着队员们穿过青翠稻田,看农人躬耕身影,一路抵达香火缭绕的七寨祖庙。在村民虔诚供奉的氛围中,实践队员也心怀敬意,燃香祈愿乡土安宁。近午时分,实践队将热心的小向导们安全送回,完成了这场浸润着稻香与檀香的文化溯源。
图为实践成员于七寨祖庙上香,姚丽霞\摄
勋章闪耀,聆听铁血英雄心声
下午4时,热浪未消,实践队在山都村政府协助下乘车前往拜访一位特殊的老人——援越抗美志愿军老兵吕炳煌。82岁高龄的吕老精神矍铄,与队员们一一握手,家人以清茶相待。围坐茶桌,吕老用平静而有力的声音,带大家回到1967年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作为原炮兵第64师战士,他亲历了击落109架、击伤85架美机的赫赫战功。当队员们问及面对枪林弹雨是否恐惧,老人目光如炬:“那时只想保家卫国,护佑人民,何惧之有!”他颤巍巍地捧出珍藏的军功章和从美机残骸上取下的零件制成的纪念品,每一道磨损都铭刻着热血忠诚。临别之际,老人紧握队员双手,语重心长:“我们这辈人老了,强国卫家的担子,终要交到你们青年手上!”
图为吕老的抗美援越纪念品,高博雯\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吕老合影,苏静怡\摄
这一日,实践队行走于青石板路与英雄庭院之间,完成了从宗族文化到红色基因的深刻体悟。裴氏宗祠的木刻家训与吕炳煌老兵的铁血勋章,共同构筑了山都村的精神脊梁,更在青年学子心中点燃了传承薪火、矢志报国的信念之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时卫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