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8日讯 (通讯员 郭奕帆、谌芙钰、范亦婷)为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寻光华安”实践队前往漳州市华安五中开展为期八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全力投入爱心支教,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展示了集美大学学生的风采与精神,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贡献青春力量。集美大学“寻光华安实践队”支教的第一课正式拉开帷幕。这支由20余名师生组成的队伍,带着精心设计的课程,与八年级、九年级的同学们共同开启了充满趣味与思考的学习之旅。一场关于知识传递与心灵碰撞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正在悄然书写着属于青春的炽热注脚。
图为实践队合影留念
化学课堂:实验引航,探微知著
当同学们翻开九年级化学课本崭新的一页,一场以实验为核心的奇妙之旅热烈开启。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在变魔术般的奇妙现象中叩响化学世界的大门,点燃对化学学科的探索热情。
课堂伊始,老师带来开场的魔术秀 —— 碘伏与维生素 C 的氧化还原反应。当的”化学“两个大字在碘伏的喷洒下显现时,大家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紧接着,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实验,清晨的教室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小心翼翼的操作,亲身感受化学的神奇变化。在课程结束后,大家拿着各自的“成果”开心合影,定格这份与化学相遇的初体验。
为了帮助同学们具象的理解“化学是什么”,老师接连展示三个趣味实验。汽水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曼妥思,展示了气泡喷发的不同场景;水下燃烧实验,打破 “水火不容” 的认知,水中绽放的烟花引得同学们惊叹连连;在“法老之蛇” 实验里,小苏打和糖混合受热后如蛇般 “生长” ,更是让大家深刻体会化学变化的奇妙。
图为化学实验成果展示
讲解环节,老师从化学与衣食住行的紧密关联切入,阐述化学的作用,并且梳理了化学的发展史脉络,进一步加深同学们的化学的理解。而对于化学的定义与特征的剖析,更是帮助同学们逐步建立了清晰的学科体系。
整节课中,同学们情绪高涨,积极投入,既是被奇妙的实验吸引,也是为探索知识而欢呼。在动手与思考中,同学们以昂扬的姿态开启了对于新学科学习的崭新篇章,向着化学的世界大步迈进。
语文课堂:诗韵启思,文海拾贝
在九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课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之旅帮助同学们重拾记忆,并通过 “飞花令” 的游戏点燃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一上课,老师以“若不是着急赶路,语文会是最美的科目”为诗意密码,为学子们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学漫游。当《匆匆》里“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叩问在教室回响,朱自清笔下流动的时光便化作具象的涟漪;《背影》中朱红橘子的剪影跃然眼前,父亲攀爬月台的蹒跚脚步在文字褶皱间愈发清晰。师生共同在《静夜思》的月光里打捞千年乡愁,在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的呐喊中触摸文人风骨。这场以经典文本为舟楫的对话,让泛黄的书页化作时空隧道,使每个汉字都成为通往历史纵深的诗意密码。
图为语文课堂拍摄
在带领同学们重拾课文名场面后,老师适时地强调了九年级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要求。随后,充满趣味和挑战的“飞花令”游戏闪亮登场。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按小组有序、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以 “十”“花”“水” 等字为令,同学们快速调动诗词储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等诗句接连而出。在紧张交锋中,有同学因灵感闪现欢呼,也有因一时卡壳而略显遗憾,但大家都沉浸在古典诗词的韵律之美中,尽情享受着语文带来的独特魅力。
这堂语文课,既有经典重温的深沉厚重,也有对初三语文学习的方法指导和要求,又有飞花令灵动趣味的加持。它让同学们明白,语文即是刻在文字里的文化传承,也是学习的重要部分,更是可以玩起来的生活诗意。为同学们九年级的语文学习开启充满诗意与挑战的新篇,引领大家在语文天地里继续探寻文学宝藏,汲取向上、成长的力量。
心理课堂:游戏解码,心桥初筑
在七年级心理开学第一课上,一场别具匠心的户外实践课,通过“石头剪刀布”与“一元五角”两个趣味游戏,带领同学们破译人际交往的密码,点燃探索心灵世界的热情。
心理老师以"每一次互动都是心灵的对话"为引,将课堂延伸至洒满阳光的操场。当春风拂过绿意盎然的草坪,老师首先带领同学们排成六列纵队,开启集体版"石头剪刀布"挑战。各队迅速围成小圈,展开热烈讨论:有的队伍以"少数服从多数"快速达成共识,有的则通过观察对手站位制定战术。随着口令响起,此起彼伏的"石头剪刀布"声与欢笑声交织,落败的队伍虽要完成深蹲、即兴表演等小任务,却也在彼此的加油声中收获了加倍的快乐。这些看似简单的胜负较量,实则是团队决策与情绪管理的微型演练,让同学们在游戏中初尝合作与竞争的平衡之道。
图为心理课堂拍摄
紧接着,"一元五角"游戏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老师为每位同学分发象征"一元"或"五角"的卡片,随着随机喊出的金额指令,同学们如灵动的音符迅速流动重组。有人主动伸手牵住陌生同学,有人焦急计算缺口金额,还有同学化身"指挥家"协调站位。当老师喊出"四元五角"时,原本分散的七名同学瞬间聚拢,成功组队的欢呼声与未能及时入队的惋惜声相映成趣。这场充满随机性的组队游戏,巧妙模拟了现实社交中的沟通困境与合作契机,让同学们在奔跑与协作中,真切体会到主动表达与灵活应变的重要性。
这堂别出心裁的心理课,以游戏为舟,以体验为桨,既展现出心理学的深邃智慧;又以趣味活动为载体,为同学们指明人际交往的实践方向。心理学不仅是课本中的理论,更是融入生活点滴的心灵指南。这堂课为同学们的心理成长之旅点亮明灯,引领大家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继续探索心灵的奥秘,汲取温暖彼此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与学生合影
实践队致力于打造理论与体验交融的课堂,为华安五中的学子传去智慧的火种。碘伏与维生素c的神奇实验在化学课上上演,语文课堂里诗词在飞花令的游戏中流转,心理课游戏中闪耀着团队协作的光芒,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感受知识温度与成长力量。“课堂是双向成长的画卷”,首日课程结束后,有更多知识火花与青春故事将在华安五中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范亦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