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7月4日,合肥大学教育学院“薪火传乡韵,师‘苑’育童心”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肥西县上派镇肥光社区,以一堂《国家》手势语课程为载体,为学生们带来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团队成员周友梦蝶以“以手传情,礼赞祖国”为主题展开教学,用国庆节的由来作为切入点,向学生们讲述新中国成立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团队成员周友梦蝶在教学中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维系民族团结、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她指出,学习《国家》手势语不仅是对语言的传承,更是对爱国精神的弘扬。
随后,团队成员播放《国家》手语音频,悠扬的旋律与深情的歌词迅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周友梦蝶的带领下,全体同学起立,开始学习手势语动作。从“一玉口中国”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细致讲解和反复练习。学生们神情专注,用手势传递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敬意。
在学生们熟练掌握基本手语动作后,课程进入富有意义的互动实践环节。团队成员精心设计“手语小老师”展示活动,邀请表现突出的五名学生走上讲台,面向全体师生进行示范展示。团队成员带领着学生们跟随《国家》的旋律做手势,整齐划一的动作与台上的表演形成完美呼应。这种台上台下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互动模式,既检验学习成果,又营造出浓厚的集体学习氛围。
课程在全体师生手语展示中达到高潮。在团队成员的指挥下,全体师生庄严起立,伴随音乐完整演绎了《国家》手语版本。大家动作整齐划一,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对祖国的深情礼赞。
此次课程不仅让学生们学会《国家》手势语,更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束后,学生普遍反映,此次手势语教学活动使其对“家国一体”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体悟,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得到显著提升。
语言无声,手势传情。合肥大学教育学院“三下乡”团队通过创新课程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实践,为学生们播撒爱国种子,也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
撰稿人:高嘉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锦瑶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