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赋能兴乡村,文法学子践使命

发布时间:2025-07-07 23:0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湘   阅读 458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文法学院实践考察队:以普通话为桥,架起乡村振兴路

大学生云报7月7日讯(通讯员 陈湘) 6月30日至7月2日,成都文理学院文法学院“语润德昌·普兴彝梦”实践考察队在指导老师向萍川、池艺琴带领下,赴四川省德昌县安顺社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实践活动,通过趣味教学、方言对比、拼音操等形式,助力当地居民提升普通话水平,推动民族地区语言文化融合。

▲图为实践队列队有序前往安顺社区。陈湘供图。

7月1日上午9时,实践考察队抵达安顺社区。休整后,指导老师与社区负责人对接活动规划。为增强推普工作的针对性,队员们在社区张贴推普海报,以可视化画面与简明文字传递推广意义。同时开展问卷调查,聚焦居民普通话使用频率及障碍,形成需求记录,为后续活动提供数据支撑。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安顺社区张贴推普海报。程敏供图。

当日下午,实践队前往德昌县第一完全小学,面向青少年开展推普活动宣讲。学生群体对活动表现出较高参与意愿,主动咨询活动安排,为后续教学积累了受众基础。

7月2日15时,推普活动在安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启动,二十余名儿童在家长陪同下参与。教学环节采用“语言游戏+拼音律动+歌曲教学”三位一体模式。李金凤老师以“数星星”“数枣树”等经典绕口令为载体,结合肢体语言开展互动教学,引导儿童在游戏中矫正发音;同步选取当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典型差异案例,通过对照展示强化语言规范认知。

▲图为李金凤老师进行方言与普通话对比教学。李秋玉供图。

钟佳瑞同学将拼音知识融入节奏操,带领儿童伴随音乐完成“拼音操”训练,课堂内跟读声与律动节奏形成互动声场。活动设置绕口令挑战赛与句子接龙环节,以文具礼品激励参与,现场可见儿童大声朗读时的专注神情。

▲图为钟佳瑞同学带领孩子们学习“拼音操”。付洁供图。

教学尾声,刘彬艳同学领唱《我是中国娃》,儿童跟唱时挥舞手臂,歌声与拍手节奏交织,将活动氛围推向顶点。歌曲教学既训练了语音语调,也通过歌词传递文化认同。

▲图为刘彬艳同学教唱《我是中国娃》。秦苏慧供图。

普通话教育在安顺社区落地生根,孩子们在趣味学习中掌握规范表达,此次活动以多元教学形式构建沉浸式语言学习场景,促进了文化互动。

▲图为实践队与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合影。陈悦供图。

“语润德昌·普兴彝梦”实践考察队表示,将持续深化基层推普工作,探索民族地区语言文化融合的实践路径,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区域内的普及应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湘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