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7日讯(通讯员 陈晨)7月3日,“向日葵零壹课堂-数学π递”与“红色育苗课堂”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芜湖市十里社区,为孩子们打造融合几何知识与红色历史的沉浸式课堂。通过趣味动画、手工实践串联几何原理、革命时期情报传递案例,让抽象数学概念化身"红色密码",在童心中播撒知识与信仰的种子。
趣味数学课堂:动画与手工解锁立方体奥秘
“方方有6张脸,12条边会跳舞哦!”卡通立方体“方方"的动画开场瞬间点燃课堂。志愿者用压扁牛奶盒的生活比喻解析正方体展开原理,配合“哗啦"音效动画演示11种展开类型。最热闹的手工环节中,孩子们按“1-4-1型”“2-3-1型"模板裁剪卡纸,在“火眼金睛找展开图”游戏里抢答互动,彩色卡纸在小手中翻飞成正方体,现场不断迸发出“我折对啦!”的欢呼。
▲图为同学们正在进行手工折纸活动
红色密码课堂:几何展开图里的烽火记忆
当孩子们掌握几何规律后,课堂画风突转——志愿者揭秘1935年红军用"1-4-1型"折叠"蜂巢密"藏情报,1942年儿童团员用"2-3-1型"折"三色密"混在羊粪中的真实故事。"原来数学能当密码!"惊叹声中,情景剧还原南京情报员10秒吞咽情报的惊险场景,更用航天器太阳能板折叠技术,展现几何原理从战火年代到现代科技的传承。
▲图为互动环节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
跨学科实践:一颗骰子引发的双重思考
"生活中哪些是正方体?"魔方、冰箱、骰子的答案让教室沸腾;"情报被发现怎么办?"的提问引发生动辩论。在创意手工环节,孩子们给正方体涂上彩色图案,便签上写下"要像情报员一样机智"的感悟。社区工作人员点赞:"数学+红色的跨界教学,让孩子玩懂几何又理解知识的力量。”
▲图为同学们积极上台展示学习结果
据悉,实践团队将延续"数学原理+历史场景+现代应用"三维教学法,后续推出系列特色课程,让抽象知识在跨学科碰撞中焕发活力,为社区儿童打造"有料又有趣"的学习体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晨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