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为了感受合肥工业大学建校八十周年以来的厚重底蕴,凝聚起工大青年“深怀工业报国,建设世界一流”的奋进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赴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校史馆参观,以此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的起点站。
初到校史馆正门,映入眼帘的是“合肥工业大学校史馆”以及上方的合肥工业大学校徽。阳光透过翠竹洒下金缕,深红色的高墙在岁月的打磨下更显厚重。“合肥工业大学”遒劲而沉稳的六个大字让实践团队的大家深切感受到工大“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精神。
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校史馆
随后,左手边是院士风采走廊。白色的展架在红砖连廊间依次呈现,院士们的肖像以红底为背景,恰似科研热情与工科底色的交融,也彰显出工大“工业报国”的情怀。
合肥工业大学校史馆院士风采走廊
走进校史馆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合肥工业大学的校训,校歌以及工大的人才培养总目标。继续深入,能看到一个黑色的玻璃展柜,一幅墨宝静卧其中,墨宝上“合肥工业大学” 六字笔力雄健、墨色如漆,这正是邓小平同志在安徽视察期间亲笔所题。他的题字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员工,激励一代代工大人不忘初心、工业报国的壮志豪情,成为学校一座永恒的情神丰碑。
合肥工业大学校史馆邓小平亲笔题字
随着不断深入,在展厅上可以看到合肥工业大学更加深层次的校史,从1945年成立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到1958年的更名工大,1960年的跻身重点……一路走来,可以看到工大自建校以来的荣誉和工大所经历的风雨兼程。随后来到硕果累累展厅,墙上的证书和荣誉更加彰显出工大人的永不褪色的工科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工业报国决心。参观完室内展区,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工大人沿着“工业救国”“工业兴国”“工业强国”的道路孜孜以求,与国家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精彩故事。
最后,在室外驻足,红砖墙上的 “校友捐赠名单” 如同一部无声的编年史诗。朱红色的榜单,在日光下熠熠生辉。
合肥工业大学校友捐赠名单(部分)
在活动过程中,本次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辅导员洪晓梅与团队成员交流,合影留念。
指导老师与实践团队成员的合影
至此,校史馆的参观行至终点,却又在心底开启新的起点。接下来实践团队将以校友寻访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和年代更加深入地了解工大历史和感受工大精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万志翔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